9月10日,花溪区零工市场内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谢兰已接待了好几拨咨询者。
“亲戚家姑娘今年大专刚毕业,网上找了些工作也不靠谱,这里能找到啥工作?”住在附近的石红霞专门替家里亲戚前来咨询。“我儿子在天津读大学,马上要毕业了,找工作要注意些啥呀?”同行的王秋菊也提出自己的问题。“我只有高中学历,但有力气能吃苦,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工作推荐?”刚过40岁的曹星询问。
群众在花溪区零工市场咨询用工信息。
面对咨询者不同的诉求,谢兰耐心倾听并一一回应。她时而化身“政策解读员”,用通俗的语言答疑解惑;时而作为“信息登记员”,细致地记录下关键信息;时而又成为“职业推荐官”,依据对方技能与意愿,实现岗位的精准匹配。“花溪区零工市场日均提供约300个岗位,覆盖广、选择多,能让零工服务有温度,就业之路更畅通。”谢兰说。
据了解,花溪区零工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零工服务市场,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为求职者与企业提供服务,畅通灵活就业渠道,提高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从而为零散就业者和用工者提供方便、快捷、专业安全的就业场所。
“早在两年前,花溪区就在探索运营零工市场,今年6月份,花溪区零工市场在明珠大道找到新场地重新开门,在场地、服务、智能化等方面有了新提升。”花溪区就业局局长高琳说,在零工市场出现之前,务工人员大多只能靠“路边蹲”等方式寻找工作机会,除了依靠熟人介绍之外,更多依赖运气,甚至薪酬结算也缺乏保障,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普遍不足。2023年,花溪区在政务大厅9楼打造零工市场,为零工群体提供了固定的求职场所,让许多务工人员告别了过去风吹日晒的待工方式。不过,由于该场地位于楼上,未临街靠路,此前存在一定程度“不接地气”的问题。如今,零工市场已迁至明珠大道路边,该区域原本就有零工聚集,同时紧邻轨道交通站和即将建成的客车站,人流量较大,更有利于零工市场发挥其桥梁和平台作用。
“零工市场在过去专为零工群体找工作这一核心功能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提供临时性、散工类岗位,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精准岗位匹配等方式,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对接更稳定的长期工作岗位,实现从‘短期谋生’向‘长远发展’的转变。考虑到零工集体参加培训并不便利,我们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培训技能和项目,培训完成拿到资格证后可以凭证领取相应补贴。”高琳说。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花溪区已落实证书直补256人次,发放补贴金额32.73万元。
在新的零工市场,政府主导引入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自主研发“花溪就业”小程序,借助AI技术为求职者智能匹配岗位,极大地提升了求职的效率和精准度,为零工市场插上大数据翅膀,让找工作更加高效、更加智慧。
“零工市场内配备智能终端机。求职者只需打开AI助手,输入意向岗位、薪资期望等信息,系统便能从海量岗位中快速筛选,即时推荐最匹配的选项,并直接提供企业的具体联系方式,实现一键直达。”公司工作人员韦明蓉说,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岗位匹配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也标志着零工招聘服务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在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郎杰,正是通过花溪区零工市场迅速找到了心仪岗位。“之前一直在白云区上班,离家太远,总盼着能回到花溪工作。”郎杰说,自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花溪区零工市场登记求职,希望寻找一份安全管理类工作。令他惊喜的是,市场迅速为他匹配到了合适的企业,从咨询到上岗整个过程不到一周。他对这样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连连称赞。
6月以来,花溪区零工市场已累计发布岗位超11000个,成功为约500人次快速实现就业,成为当地灵活就业群体眼中高效可靠、放心便捷的“暖心港湾”。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花溪区零工市场计划通过开展网络直播带岗、组织线下小型精准专场招聘会等创新方式,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就业品牌,助力更多求职者快速匹配心仪的工作岗位。
记者 李春明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