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不止“切除”!济南国医堂王敦仁主任:“扶正祛邪”协同护健康
肿瘤切除手术后,不少患者会产生困惑:病灶已经清除,为何还需要持续调理?在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王敦仁主任的临床诊疗经验给出了答案——肿瘤治疗并非“一刀了之”,核心在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医理念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实现阴阳平衡,这一思路贯穿治疗全程,更延伸至术后康复阶段。
扶正:筑牢身体“防御墙”
中医所说的“正气”,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抵御病邪的内在能力。肿瘤患者多存在“正气不足”的本质问题:长期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结,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功能,年老体弱则可能出现肾气亏虚。当正气亏虚时,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容易在体内积聚成块,为肿瘤发生埋下隐患。
扶正的关键在于“补其不足”。王敦仁主任会根据患者体质辨证施调,选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材,或熟地、山萸肉等补阴药材,亦或肉桂等温阳药材,逐步修复受损的脏腑功能。同时注重“药食同源”的辅助作用,建议患者多吃山药、薏米、红枣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保持情绪平和、坚持八段锦等适度运动,也是扶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帮助身体逐步恢复自主抵御病邪的能力。
祛邪:清除体内“致病因子”
“邪气”指导致疾病的内外因素,肿瘤患者体内常存在痰湿、瘀血、热毒等实邪。其中,痰湿阻滞经络易形成肿块,瘀血内停可能增加肿瘤转移风险,热毒炽盛则会持续消耗身体正气。祛邪需针对不同邪气性质精准施策:痰湿偏重者,会用陈皮、半夏等药材化痰散结;瘀血明显者,加用桃仁、红花等促进活血化瘀;热毒较盛时,辅以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
不过,祛邪并非“见瘤就攻”的激进手段。王敦仁主任强调,过度使用苦寒攻伐类药材容易损伤正气,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中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待邪气明显减弱后,及时将调理重点转向扶正,避免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始终保持治疗与身体耐受度的平衡。
扶正与祛邪:动态平衡护健康
肿瘤治疗中,扶正与祛邪的比例并非固定不变,需结合患者体质、病程阶段灵活调整。早期患者正气尚足,可适当加强祛邪力度,控制病灶发展;中晚期患者或术后人群正气大伤,需以扶正为主,辅以轻度祛邪,避免身体过度消耗。这种动态调整如同“调琴弦”,过紧易断、过松无声,需要医患密切配合,通过观察症状变化、体质波动及时优化调理方案。
肿瘤治疗本质是一场“人体内部环境”的改造工程。王敦仁主任通过“扶正祛邪”的中医调理,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这种诊疗思路不局限于针对肿瘤本身,更着眼于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正如中医“上工治未病”的传统智慧,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始终以维持身体阴阳平衡为核心,让生命在有序调理中延续生机。
【大夫档案】王敦仁:
◎济南国医堂中医肿瘤科主任
◎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体系主要创始人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山东癌症康复会康复中心特聘指导专家
国内知名中医肿瘤专家,师承中西医名家,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曾执诊于北京、天津三甲肿瘤医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现任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业务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由于其论点鲜明,前瞻,临床中行之有效,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主要擅长:
运用中医治疗肺癌、胃癌、肝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脑瘤、骨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食道癌、淋巴瘤、口腔癌、子宫癌、卵巢癌、皮肤癌、白血病等各类中晚期恶性肿瘤及各种结节、肝硬化等各类癌前病变。尤其对肿瘤转移、复发治疗有独特疗效。针对每个患者病因、病情制定个性化专属诊疗方案,减轻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在中晚期肿瘤治疗方面,以配方精当、收放自由、存活率高而闻名业内,深受患者肯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