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则消息悄然登上了不少医疗平台的热榜:被誉为“全球最佳降压药”之一的厄贝沙坦片,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对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毕竟,治疗高血压是一场“持久战”,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压力,从未轻松过。
但问题来了——厄贝沙坦到底好在哪?为什么它被称为“全球最佳”?医保覆盖后,又有哪些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把话讲清楚。
什么是厄贝沙坦?它真的有那么神?
厄贝沙坦(Irbesartan)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属于“ARB类”药物,全称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阻断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II”的物质,从而让血管放松、扩张,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在众多ARB类药物中,厄贝沙坦被不少医生推崇。美国《高血压杂志》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厄贝沙坦在降压稳定性、耐受性和心血管保护方面表现突出,长期服用依从性更好。
国内也不乏认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建华指出,厄贝沙坦不仅降压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轻,特别适合老年人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
说到这里,不妨举个例子:
同样是降压药,有人吃氨氯地平会水肿,有人吃普利类药会干咳,而厄贝沙坦这类药,副作用少到几乎感受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被称为“全球最佳降压药”之一的原因。
纳入医保,意味着什么?
说白了,就是省钱。
根据2024年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目前市面上多种品牌的厄贝沙坦片均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报销比例因地区略有不同,但大部分地区患者自付比例不到30%。
以北京医保为例,一盒100mg×28片的厄贝沙坦片,医保后实际支付价格约在30元以下,远远低于进口原研药的价格。
原来一个月要花上百元吃药,现在几十块就能解决,省下来的钱,不是一点点。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利好,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改善。
除了能报销,厄贝沙坦还有这3大优势
说到降压药,大家关心的不外乎三件事:管不管用?安不安全?能不能长期吃?
而厄贝沙坦,恰好就在这三点上都给出了“优秀答卷”。
1. 降压稳,全天候保护
不少患者反映,早上血压正常,晚上却飙高。其实这正是高血压的“昼夜波动”问题。
厄贝沙坦的优势是平稳降压、持续时间长,一次服药可管24小时,避免“早晚血压两张脸”的尴尬。
一项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显示,厄贝沙坦可有效控制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小,靶器官保护作用更强。
2. 副作用少,适合长期用
很多人一听“长期吃药”,就担心伤肝、伤肾、副作用大。
但厄贝沙坦恰恰相反。它不通过肝细胞代谢,主要由肾脏排出,对肝功能要求低。而且,它不像普利类药物那样容易引起干咳,也不像钙拮抗剂导致脚肿。
在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厄贝沙坦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2%。
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能长期安心服用,不必因为副作用频繁换药。
3. 对糖尿病肾病有额外保护作用
这是厄贝沙坦最“隐藏”的一个优点。
它不仅降压,还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在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的临床研究中,厄贝沙坦被证实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病风险,尤其是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
这意味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人,吃上厄贝沙坦,是“双保险”。
高血压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该关注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其实不然。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其中35岁以下人群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也就是说,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患者。
更可怕的是,超过一半的人对自己的高血压一无所知,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出现头晕、心悸、血管硬化等并发症了。
所以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出现以下情况,就该引起注意:
经常头痛、脑胀
心跳快、容易紧张
视力模糊、有飞蚊
晨起血压高
家族中有高血压史
此时建议及时测压,及早干预,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
医保报销,当然重要。但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厄贝沙坦在疗效、安全性和长期依从性上的综合优势。
它不只是“能报销的药”,更是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长期管理的药。
如果你或家人正因为高血压长期吃药,不妨和医生沟通一下,看是否可以切换到医保内的厄贝沙坦,既省钱,又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