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有奔城市一家建安企业工作的李国超感慨道。李国超的经历,正是肥城就业发展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
前不久,“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创新100强”“服务业100强”“吸纳就业100强”榜单重磅发布。在“民营企业吸纳就业100强”榜单上,肥城8家企业赫然在列,成为山东省就业版图上的耀眼明星。百强企业独占8席,肥城以强劲的产业引擎,在带动高质量就业的赛道上一路疾驰。
产业是就业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就业才能稳定。肥城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关键一招,通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新兴产业培强做大,巩固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建安业,无疑是肥城的一张闪亮名片。多年来,肥城紧紧握住“建安之乡”这一优势,借助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推动建筑安装业不断升级,成为带动高质量转移就业的强大引擎。肥城出台《促进建筑安装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建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以产业的稳定带动就业形势的整体稳定。
立足“肥城建安”品牌,肥城着力优化建筑业产业链,向高端产业进军,打造产业集群。如今,肥城的建安产业已从“一把瓦刀走天下”,逐步发展形成房屋市政、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输变电、核电、工业设备、机电、医疗器械安装等多领域、多专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带动了11.7万人就业创业。
为做大做强建安产业,肥城在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了建筑企业总部园区。园区内,优惠政策叠加,配套服务完善,吸引了60多家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搭建起稳固的就业平台。兴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华介绍:“总部园区的建设,让我们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更加便捷,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肥城建安企业积极实施“五区三步”战略,成功开辟20余个国外市场。通过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依靠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拓展建安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肥城建安”在吸纳就业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
除了建安业,肥城还聚焦钢铁、高端化工、新型电池材料、新型储能、现代食品等重点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24年,肥城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4家,营收过亿元企业达到74家。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保障用工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力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产业引擎带动就业“加速跑”。“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与就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肥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鹏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肥城纳税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占泰安总数的59%,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隆泰金属成为泰安首家纽交所上市企业,泰鹏环保、农大肥业有望年内上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