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感觉钱包越来越紧,买东西之前总得多琢磨几下。从菜市场到商场,从买车到买房,好像到处都在传“要降价”的消息。但这是真的吗?真的会有一波接一波的降价让普通人喘口气?我们仔细捋一捋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各种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先说说汽车行业。今年上半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就掀起了一场价格战。特斯拉在8月中旬又一次调整了Model 3和Model Y的售价,部分车型降幅达到2万元。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调价,但从效果来看,确实带动了不少国产新能源品牌跟进。比如比亚迪在9月初针对“秦”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部分配置降价1.5万元。
蔚来、小鹏也在同期推出购车补贴、选配优惠等政策。这一波调价不只是新能源车的内卷,还蔓延到了燃油车市场。一些传统合资品牌如大众、丰田的部分车型终端成交价也出现松动。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汽车降价主要和库存压力有关。
八九月份本就是车市淡季,加上国六B排放标准全面实施的压力,不少经销商都在清理库存。另一方面,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也为电动车降价提供了空间。普通人如果想在近期买车,确实可能遇到比上半年更合适的价格。
除了汽车,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房子了。八月底以来,多个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陆续推出“认房不认贷”政策。比如北京、上海、深圳都在九月初开始执行。这意味着不少改善型购房者能够以更低首付比例换房。虽然这不是直接降价,但确实降低了入市门槛。
部分房企也在加大促销力度。比如某大型房企在九月中旬推出“金秋购房节”,针对部分尾盘和特定项目给出9折甚至更高的折扣。
一些中介平台也推出佣金优惠、看房补贴等活动。值得指出的是,房价整体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分析人士指出,各地推出的这些政策更多是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而不是鼓励炒房。对于刚需和改善型家庭来说,下半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看房时机。
电商领域也在酝酿新一轮价格竞争。八月下旬,京东宣布启动“春晓计划”第二期,针对商家端降低佣金和服务费。几乎同一时间,淘宝天猫升级了价格力策略,强调“好货好价”。拼多多则持续加大百亿补贴规模,尤其在数码家电和日用品类目。
有消息称,各大平台都在为年底大促储备资源,预计双十一期间会有更大力度的优惠。一些消费电子品牌,如手机、平板、耳机等,考虑到还有国补,可能出现近年来最低价。这是因为厂商需要清理库存为新品让路,而平台也愿意补贴拉流量。除了线上,线下零售也在跟进。一些大型商超在九月份开始推出“会员折扣周”“换季清仓”等活动,涉及日用百货、服装、家电等品类。如果你不着急买东西,等到十月底或十一月可能更划算。
最后来看一看日常消费品。九月是夏秋交替的时段,不少夏季商品进入清货阶段。服装尤其是短袖、凉鞋、空调被等品类折扣明显。一些快时尚品牌如优衣库、ZARA在八月下旬就开始了换季促销,部分商品降价幅度达到50%以上。
生鲜食品方面,由于今年气候条件较好,部分农产品迎来丰收。比如八九月份的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鸡蛋、蔬菜价格也较平稳。国家发改委在八月底曾表示,下半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具备坚实基础。这意味着,除非遇到极端天气,否则菜篮子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不少大型超市推出自有品牌商品,价格比同类品牌商品低10%到20%,这也是一种隐形的降价。
把这些信息串起来看,九月之后确实可能出现一波集中在汽车、房产、电商和日常消费四个领域的“降价潮”。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东西都会便宜,而是某些品类、某些时点的机会比之前更多。汽车降价受政策和成本双重影响,房子更多是门槛降低而不是普降,电商大促是周期性行为,消费品则与季节和供应相关。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你有相应的计划,比如买车、看房、买大件电器,不妨多关注行情、比价,选择合适的时机出手。当然,购物还是要理性,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是浪费。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环境正在朝着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发展,这背后既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体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下半年或许是一个能省点钱的机会,但关键还是得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