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与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拟将曹状元街区道路改造为步行街,并连通甲秀楼—南横街文化轴线,目前正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引发市民广泛关注。
对于沿线小区居民而言,这一改造计划可谓喜忧参半。
“不是反对改造,而是担心改造之后回家连停车都成问题。”曹状元街小区居民金女士道出了许多有车家庭的顾虑。
曹状元街小区内的一楼院坝可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目前,该小区车辆多停放在一楼院内,月停车费不足百元。根据改造方案,步行街建成后除特种车辆外将禁止社会车辆与非机动车通行,并计划在中华南路、富水南路等周边路段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金女士直言核心问题:“如果车要停到更远的地方,上涨的费用该由谁承担?”
让老年居民忧心的则是应急通道问题。居民陈女士指出,“万一有救护车需要紧急进入,步行街是否能够畅通?”尽管改造方案中提到“执行任务的公务车辆、特种作业车辆除外”,但日常就医、便民车辆通行的具体细则尚未明确。
事实上,今年暑假旅游高峰期,贵阳青云路步行街、民生路小吃街等地试点夜间“错峰借路”机制,有效缓解了人车混流、停车难等问题,或可为曹状元街改造提供借鉴。
曹状元街小区
除了出行问题,噪音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附近小区居民徐先生表示,步行街可能带来更多人流量与嘈杂声,“营业时间也应当有明确限制”。
目前,阳明路居委会正通过线下走访积极收集居民意见,努力协商解决大家关心的各类问题。
居民生活是街区的温情底色,而沿街商户则是这条百年老街活力的源泉。从市集喧哗的叫卖声,到便利店每日补新的货架,再到餐馆里飘香的地方美食,正是这些微小却坚韧的经营活动,让曹状元街始终生机勃勃。守护这份“烟火气”,成为改造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曹状元街路边的商铺
在老吴经营了十多年的便利店门口,他望着市集摊位显得有些矛盾:“摊位挡着店面,客人看不进来;但真要撤走了,又怕人流散了。”他建议,步行街改造后摊位应向街道中央集中,既保障通行,也让临街老店获得更多曝光。
货物配送则是另一个现实难题。老吴的店靠近停车场,尚可用推车短驳货品,但对位置偏远的商户来说,“货车无法直达”将增加运营成本。
老吴家的便利店离停车场近,有时货车可停门口,有时可用推车短驳
街边店铺容易被马路上的市集摊位挡住视线
在50米外的武状元坊,老谭的家常菜馆已开业二十多年。“现在外卖占到我们收入的40%,如果电瓶车进不来,生意肯定受影响。”目前,南横街已实行步行街管理,外卖员小史表示,高峰期只能将车停在外面步行送餐,虽然距离不远,但因超时风险高,很多骑手不愿接单。另一名外卖员小顾坦言:“如果进不去,我可能就不会在这片区域接单了。”
根据现行方案,商业外卖车辆将按规划在限定时段和位置临时停放。具体时段、车位数量等细则仍在研究中。
值得欣慰的是,9月10日,在全国总工会指导下,“饿了么”平台召开算法与规则协商恳谈会,推动逐步取消超时扣款等骑手保障措施。“美团”也宣布将于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转为扣分与加分相结合的正向激励模式。这一转变既降低了骑手因不可抗力因素所受的经济损失,也为未来步行街配送难题提供了更人性化的解决路径。
人行道上满是骑手们停放的电瓶车
曹状元街位于贵阳市电信综合大楼北侧,连接富水南路与中华南路。此次改造计划旨在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交通与激发街区活力,打造更具特色与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程雯指出,随着体验式消费与夜间经济成为文旅新增长点,曹状元街步行街改造正契合这一趋势,也是对文旅深度融合的积极响应。“依据《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标准》,通过优化空间、完善设施、创新场景,街区将更好满足游客与居民游览、休闲、体验等需求,实现主客共享。”程雯说。
黄昏降临,南横街步行街逐渐热闹
改造步行街的最终目的,并非让生活为旅游让步,而是通过多方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如何既留住历史根脉、托稳民生日常,又开拓消费新机,成为这道基层治理考题的核心。
目前,相关意见征集仍在进行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