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为啥怕我们阅兵,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0
分享至

日本最近又不消停了!我们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这本来是纪念历史、彰显国力军威、维护和平的好事,可日本却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反应激烈得很。



之前日本就通过外交渠道,偷摸地劝其他国家别来参加咱的抗战纪念活动,还到处给我们扣帽子,说咱们 “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结果呢,人家26国领导人照样来了,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阅兵结束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回应时,一边说日本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但不便评论中方意图,一边又强调日本战后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这话说得酸溜溜的,满满的不甘心啊。

其实日本一直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它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 “和平国家”,可实际呢,作为二战战败国,受和平宪法约束,却一门心思地突破限制扩军。又是研发射程上千公里的巡航导弹,又是在西南诸岛密集部署军事基地,还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明显就是想在中国周边搞 “包围圈”。日本喊出 “弯弯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这种话,干涉咱内政的野心都快溢出来了。

那日本为啥这么怕咱阅兵,还这么疯狂地搞事呢?说白了,就是做贼心虚。它既害怕我们的纪念活动唤醒亚洲各国对侵略历史的记忆,让国际社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更怕我们日渐强大的军事力量。



从日本的角度看,它是真的慌啊。咱们的宏观战略是和平崛起,军事发展主要是为了用武力逼美西方的敌对势力不敢发动战争,然后通过和平的经济等手段达到目的。但日本觉得,这和平崛起的逻辑,可能对其他国家适用,对它可不适用。

为啥呢?因为日本觉得,和平崛起有个隐患,就是不能有效地证明自己的实力。按照他的想法,“记打不记吃” 是人类的秉性,要是完全不使用暴力,就很难让人刻骨铭心,进而心生畏惧。它觉得我们可能会为了降低构建新秩序的成本,在局部军事立威,而这个立威的对象,很可能就是它日本。

日本这么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首先,日本的体量和政治地位比较合适拿来 “祭旗”。它是全球第三经济大国,也算是公认的强国和发达国家,这样的体量,拿来立威效果肯定好。而且它是美国的盟友,斩了它就等于打美国的脸,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再说了,日本虽然在美西方阵营,但它和五眼联盟、欧盟这些国家不一样,它只是美国的一条 “狗”,不是西方阵营的核心成员,拿它开刀,对西方阵营的心理冲击相对较小。



其次,选择日本,我们的战略损失能降到最低。在咱国内,要是和日本开战,动员成本非常低,全国上下肯定会团结一致支持。而且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到现在都没正式道歉,也没履行《波茨坦协议》中的领土划分协定,国内还有大量右翼军国主义残渣。咱们打它,那是占据道义优势,师出有名。还有啊,中日之间有百年世仇,这是最好的理由,咱们怎么报复日本,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因为世仇,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搞全球武力殖民扩张,这样就能降低其他国家的惊惧感。

所以啊,当我们一宣布要在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日本就坐不住了,比美国还着急。他心里清楚,自己可能就是中国用来立威的那个对象。美国呢,现在虽然还是世界老大,但我们国力和军力增长得太快,隐隐有超越美国之势。要是在我们周边,比如日本这里开战,美国远隔重洋,不一定有胜算,说不定就不敢出手救日本。那日本可就惨了,搞不好就会亡国,就算不亡国,被我们拿下后,待遇也肯定不会比二战后好。



日本也知道自己没办法改变这个结局,但它又不想坐以待毙。所以它就只能尽一切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阻拦各国参与我们的抗日纪念活动,淡化、混淆日本侵华罪行,全力否认二战的中国叙事。它这表面上是在嚣张地反华,实际上就是怕我们拿它祭天,想通过这些手段让我们投鼠忌器。

但日本的这些谋划,估计是要落空了。咱根本就没受它这些小动作的影响,我们的实力和战略意志,已经强大到可以无视日本挑唆的程度了。说不定啊,日本的这些小动作,还会加剧我们对它的厌恶,让我们更坚定拿它杀一儆百的决心。

总之呢,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日本再怎么折腾都没用了。它未来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换个 “主子”,但也别指望能有啥好运气。要是它还继续这么上蹿下跳,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理直气壮地就能把它彻底收拾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国观察眼
大国观察眼
清晰角度看明白国家之间的纷争
4911文章数 1407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艺术
时尚
本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纽约时装周:美+好穿,不可错过的4大趋势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