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9月12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对外公示《山西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名单(第一批)(拟定)》。此次公示涵盖12家产品碳足迹管理试点单位与1家专业化服务试点单位,标志着山西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产业低碳转型构建标准化、科学化的“碳管理”框架。
据了解,此次试点遴选严格依据《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的通知》(晋环函〔2025〕344号)、《关于召开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评审会的通知》(晋环便函〔2025〕890号)等文件要求,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申报单位的材料完整性、技术可行性、碳管理能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审,最终确定13家入围单位,确保试点单位兼具代表性与引领性,能够为不同行业的碳足迹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产品碳足迹管理是衡量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到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键技术手段,也是企业参与绿色贸易、抢占低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山西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不仅是对国家“双碳”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针对省内高耗能产业占比高、传统制造业转型需求迫切的现状,通过试点先行探索符合山西产业特色的碳管控路径——无论是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可借助碳足迹管理精准识别碳排放热点,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碳成本,实现“低碳”与“高效”的协同发展。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在国家“双碳”战略中肩负着“传统能源转型排头兵”与“新兴能源发展领头雁”的双重使命。此次首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的公示,将为山西产业绿色转型注入“科技动能”——通过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培育专业化碳管理服务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碳管控,不仅能助力山西传统产业“低碳焕新”,还能提升省内产品在国内外绿色市场的竞争力,为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供坚实的“碳基础”。未来,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山西有望形成覆盖多行业、全链条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全国产品碳管控工作提供“山西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