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里,助教往往被定位为“事务型角色”——收发作业、点名、答疑。山东满天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天星AI+智慧学伴”却将智能助教升级为“认知伙伴”:它不仅能批改作业,更能通过知识图谱定位学生的“思维断点”,用数字人教师生成个性化讲解视频,甚至用XR技术把高分子链的3D模型“递”到学生手中。这种从“工具”到“伙伴”的跃迁,标志着教育AI正式迈入“强交互”时代。
“满天星”技术底座:AI×仿真的双螺旋
满天星方案的核心不是简单地把大模型搬进教室,而是打造一条“AI+仿真”双螺旋:
- AI侧:自研学科知识图谱把教材、论文、实验数据颗粒化到“概念级”,实现毫秒级精准推送;
- 仿真侧:用虚拟仿真实验替代高耗材、高风险环节,例如让新能源专业学生在一块屏幕上完成“锂电池热失控”全流程演练,成本降低92%,实验周期从3天压缩到45分钟。 二者通过“智慧实训平台”无缝耦合,形成“数据—场景—反馈”闭环,教师可实时看到班级“知识热力图”,一键调整教学策略。
全场景落地:从课堂到产业的三级跳
- 课堂级:数字人教师与真人教师同屏“双师”授课,AI根据学生眼动轨迹判断注意力,自动在关键节点弹出3D全息模型。
- 课程级:智慧教材把静态图文升级为“可交互元件”,学生滑动屏幕即可改变反应参数,系统实时生成不同产率曲线。
- 产研级:借助“产学研协作云”,学生的优秀仿真数据可直接被企业调用,反向赋能科研;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已利用该平台与3家头部企业完成纤维改性项目的联合攻关。
当技术、场景与教育理念在同一频率共振,智能助教就不再是“升级版PPT”,而成为教育新生态的“操作系统”。满天星用五年时间证明:只要让AI扎根真实教学场景,每一颗数据“微光”都能汇成重构教育星图的“满天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