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省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基地主任、策略律所专家顾问韩旭教授,于策略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精彩开展《民企涉嫌犯罪案件辩护问题》专题分享。
韩旭教授指出,近年来,民营企业负责人因涉案被留置,甚至出现极端行为的现象频频发生。这一现象折射出民营企业家承受的巨大生存压力: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使企业经营环境愈发艰难;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一旦涉案,企业往往陷入停滞,员工生计和上下游合作关系均受到严重波及。在缺乏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家在困境中走向极端。
他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该法明确要求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也针对民营企业涉罪案件提出了制度化的规范要求。在此背景下,律师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应当善于援引这些法律政策,为企业家争取合理的制度性保护。
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韩旭教授提出了民营企业涉罪案件的十大辩护思路:从案件管辖辩护,防止“远洋捕捞”和趋利性执法;通过区分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防止超范围、 超规模和超标的查冻扣;从案件管辖入手防止“远洋捕捞”和趋利执法;区分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以避免超范围、超规模和超标的查冻扣;及时申请处置涉案财产以防损失扩大;提出“最小侵害原则”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围绕罪与非罪的辩护,防止办案机关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把握监察委员会调查阶段的辩护空间;通过社会贡献角度进行综合性辩护;运用“法庭外辩护”方式拓展辩护维度;关注“食药环知”等新兴案件领域;以及围绕主观明知问题展开实质刑法意义上的辩护。
韩教授强调,民营企业涉罪案件的辩护不仅是专业上的挑战,更关乎社会责任。律师应当在法治框架内积极作为,让司法既能维护法律权威,又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提问交流环节,参会律师们踊跃发言,就办案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策略刑事专委会副主任胡楠律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刑辩律师的工作常常是“帮助他人,偶尔自愈,总是安慰”,这是职业的常态,也是一种担当。同时对韩旭教授在学理研究和实践指导中所给予律师群体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未来继续保持深入交流。
本期“策略名家大讲堂”活动不仅为与会律师带来了前沿的学理视野与实务启示,也体现了策略律师事务所全国刑事专委会在专业建设与学术交流方面的持续探索与担当。策略全国刑事专委会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汇聚专家智慧,推动律师实务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策略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