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大学生在哪个城市毕业,估计都总逃不开一个话题,就是现在找工作的难度比前两年大了很多。
在东三省,表面上看工作机会好像还比较多,毕竟和江浙沪那些大热门地区比起来,这里的求职竞争似乎还是比较冷清的。
但最近当地一场招聘会的场面,还是让人瞠目结舌。有网友甚至形容,感觉全哈尔滨的人都去了那场招聘会。
“全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黑龙江招聘会人山人海,硕士连入场券都没有!
照这么说的话,看来目前还在需要找一份工作的大学生,数量真的是数不胜数,求职市场的拥挤程度远超想象。
有本科生抱怨自己不好找工作,却被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网友指责“活该”,还说“谁让你不读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可最现实的是,就算读完研究生、博士生,难道学校就会像发毕业证一样,直接给你下发一份工作吗?
就像大家晒出的黑龙江这次人才招聘会,其实也算是当地比较大型的招聘会了,估计到场的权威企业和优质岗位会比较多。
所以大量学生都集中到了招聘会现场,那场面热闹得让人以为是什么大型活动,全城的人都来参加了一样。
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调侃说“自己已经有工作了,早知道该去现场卖矿泉水,找个兼职赚点钱”;
还有人晒出了去年哈尔滨某工程大学的招聘现场照片,据说当时那一片挤满的全是博士生,你要是个硕士生,都不配往里面挤,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这足以说明,去年的时候就业就已经这么紧张了。可最扎心的还不止这些,因为大家得认清一个现实问题:
在招聘会现场挤着找工作的这些同学,他们家里但凡有一点关系,都不至于要这样辛苦地在人堆里抢机会。
所以说白了,这其实是普通人没出路,并不代表所有大学生都没出路。说这些,并不是想让大家意识到有小部分同学抱着极端的优越感。
而是想告诉大家,普通家庭的孩子真的要格外努力,更要认清当下的就业现状。哪怕早就知道,毕业后找工作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天生就不如“少数人”的多数大学生,怎么取胜?
对普通学生来说,找工作时确实要多些心眼,先学会避开那些本就面向小众优先群体的机会,别盲目去凑不属于自己的热闹。
首先得注意,那些看似门槛简单、条件又格外优越的岗位,尽量别轻易去碰。这类岗位往往早有隐形的优先筛选标准,表面上谁都能报,实则早把普通学生排除在外,硬要去争,大多是白费力气。
其次,遇到那种格外冷清、没多少人关注的岗位,也别痴心妄想觉得 “人少好上岸” 就急着报名。
很多时候岗位冷清不是因为没人想报,而是背后可能藏着隐性问题,比如工作内容枯燥且没发展,或是待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盲目报名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最后大概率也落不到好结果。
更重要的是,得清醒考虑 “自己配不配” 这个问题。要是明眼可见某个职位要求远高于自己的能力,或是明显偏向特定背景的人,就别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了。
这种情况下去应聘,基本就是给别人当 “分母”,既浪费了自己的求职精力,还可能打击到自己的信心,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更匹配自己实力的机会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