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自打特朗普去年再次入主白宫以来,世界就没怎么消停过。但他最近这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尤其是拳拳都冲着咱们最敏感的神经来,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刚刚在高层通话后看到一丝风平浪静的可能,特朗普这几块大石头扔下来,激起的浪,恐怕比谁想的都高。
这几天,特朗普的日子估计不太好过。东欧那边,一架神秘无人机擦着波兰边境飞了过去,警报响彻华沙。莫斯科马上甩锅,说是乌克兰搞的鬼。但波兰是北约成员国,北约的老大是美国。这事儿就像在你家院子门口扔了个二踢脚,虽然没炸到你,但响声和烟雾足够让你恼火。特朗普嘴上喊得凶,又是调兵又是警告,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真跟俄国人掰手腕,那代价他付不起。
毕竟,现在的美国经济,可经不起一场大规模的代理人战争再度升级了。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美联储的数据,联邦债务的利息支出已经超过了国防预算,这仗怎么打?所以,这口气,他只能硬生生憋着。
视线转到南美,委内瑞拉那块硬骨头,也让五角大楼碰了一鼻子灰。航母战斗群开到人家家门口,本以为马杜罗会吓得腿软,立马投降。结果呢?人家军民一心,摆出一副“要打就打,谁怕谁”的架势。特朗普又怂了,舰队在加勒比海上转悠了几圈,灰溜溜地暂缓了行动。
两头受气,这股邪火往哪儿撒?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在中国身上找补点“面子”风险最低,收益最高。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在48小时内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第一枪,打的是军事威慑。
9月12号,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希金斯”号,拉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里士满”号护卫舰,一前一后,大摇大摆地闯进了台湾海峡。
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说。美舰过航台湾海峡,过去几年都快成了“月经帖”,我们似乎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但这次不一样,关键点在于,他带上了英国人。这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由航行行动”,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带有政治作秀性质的“国际联合行动”。
特朗普想传递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而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他试图把台湾海峡“国际水域化”的概念,从法律和舆论层面强行坐实。这就像两个外人,非要闯进你家院子里的过道,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公共道路,谁都能走”,性质极其恶劣。
我们的东部战区反应神速,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外交部的抗议也一如既往地严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特朗普此举的险恶用心。他不仅仅是在炫耀武力,更是在进行一次“政治碰瓷”,试图模糊台湾问题的本质,为后续更出格的行动做铺垫。他想拉拢盟友,把单一的对峙变成一场“群殴”,以此来增加我们的应对成本和国际压力。
第二枪,瞄准的是科技命脉。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网站上,悄无声息地更新了一份名单。23家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被加入了所谓的“实体清单”。
里面没有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大部分是专注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和高端材料领域的“小而美”的科技新贵。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的打压,已经从过去针对华为这种行业巨头的“点杀”,转向了对我们未来科技潜力的“面杀”。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他知道,在5G、新能源车这些领域,中国已经追上甚至实现了反超,现在再想打压,为时已晚。但他绝不允许中国在下一个科技时代的赛道上,比如通用人工智能或者量子霸权上,再抢到身位。这就像一场马拉松,对手已经追到了你身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下一步要去的补给点里下绊子,让他喝不到水,拿不到能量胶。
这种做法,彻底撕下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虚伪面纱。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今年上半年的报告,美国实施的单边贸易限制措施数量,是2019年的3.5倍,其中超过七成是针对中国的。特朗普政府正在用尽一切非市场手段,试图锁死我们向上攀爬的阶梯。他怕的不是今天的中国,而是明天的中国。
第三枪,也是最阴险、最致命的一枪,直接捅向了中美关系的基石。
9月13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在一次公开的媒体吹风会上,讲出了一段让全世界都倒吸一口凉气的话。他声称,“台湾的地位,在国际法上仍未确定”,并且妄称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中要求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内容是“历史的误读”。
中美建交近半个世纪以来,历经风风雨雨,关系时好时坏,但有一个地基是双方都不敢轻易去动的,那就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底线,是红线,也是压舱石。从1972年的《上海公报》,到1979年的《建交公报》,再到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虽然美国后来又自己搞了个《与台湾关系法》,玩弄“战略模糊”的把戏,但在官方口径上,从没有一个在任的官方代表,敢如此公开、如此赤裸裸地挑战“一中原则”的法理基础。
这位AIT处长的发言,绝不是他个人的即兴发挥,背后必然是特朗普的授意。这等于是在事实上、在舆论上,开启了掏空“一中政策”的最后一步。他试图从历史经纬和法理根基上,去割裂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我们必须重温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点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无论是三国时期的《临海水土志》,还是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都证明了这一点。近代以来,台湾被日本窃据,是中华民族的屈辱。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文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些都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果实,不容任何人篡改和否定。
特朗普政府现在跳出来说《波茨坦公告》是“误读”,这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是对14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更是对历史正义的无耻背叛。
三枪过后,我们回过头来想,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
说到底,还是那个词:焦虑。
一种是来自内部的焦虑。2025年的美国,社会撕裂依旧严重,通货膨胀虽然有所回落,但制造业回流的承诺基本落空,“铁锈带”的工人们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就业潮。明年的中期选举迫在眉睫,他需要一个外部的敌人,来转移国内的矛盾,凝聚自己的支持者。而中国,无疑是最好用、最廉价的靶子。
另一种,是来自外部的、对霸权衰落的深层焦虑。他看到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领域的全面追赶,看到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他所熟悉的、由美国制定规则并主导一切的那个旧世界,正在慢慢崩塌。这种失控感,让他感到恐惧。
所以,他选择在台湾问题上孤注一掷地进行豪赌。他认为台湾是中国最不可能妥协的软肋,只要在这里制造足够的麻烦,就能牵制中国发展的精力,就能逼迫中国在其他问题上(比如经贸、科技)做出让步。这是一种典型的、流氓式的极限施压逻辑:在我最关心的问题上你让我不爽,我就在你最关心的问题上让你更不爽。
但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似乎算错了一笔账。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
台湾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地缘政治的筹码,不是什么可以交易的生意。它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历史记忆,是洗刷百年国耻、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
我们看到,解放军东部战区在美英军舰通过海峡的第二天,就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多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那呼啸而过的战机,那劈波斩浪的军舰,就是我们最直接、最响亮的回应。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特朗普的这三枪,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也让未来的中美关系蒙上了更厚的阴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彻底打醒了我们中间那些还抱有幻想的人。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