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后林: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

0
分享至


“璞石潜土,肇滋万物;北宸耀空,导指方途……”这篇镌刻在重庆市渝北实验中学校门口、由陈后林撰写的《渝北实验中学赋》,文采飞扬,气势恢宏。

躬耕教坛30余年,从小学全科教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正高级心理健康教师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陈后林笃行不怠,给学生生命滋养,为学生成长领航:他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先后荣获渝北区德才兼备模范校长、渝北区“十佳校长”、重庆市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小学校长、全国名校长领航班学员等称号,他追逐生命教育的光亮,让一个个孩童都笑靥如花。

要对得起“三双眼睛”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知读书对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以及家庭未来幸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

陈后林曾在渝北偏远村小和乡中心校任教10年,有着源于泥土的本真。他上课干货满满、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对孩子们影响深远。

他认为,“学会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核心素养。他以培养学生“八大学习习惯”为导向,推行“四大学法”,促进学生学力提升。他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八大学习习惯”:从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不懂就问、整理错题、从小事做起、工整书写、“习静”学习到懂得坚持,从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提升学生学力积蓄能量。“四大学习法”坚持以学为本,有的放矢。其中,费曼学习法的要点是“兵教兵”,想办法把他人教会,让学生变成“小老师”。陈后林说,无论是他还是其他老师在引导学生采用费曼学习法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一些“小老师”特别会讲题,很幽默,教态、教法可以与一些优秀教师媲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问中学、教中学、做中学、研中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就是学生的生命质量。”这是陈后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一堂课,学生如果没有学到什么,那就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

他对每一堂课都较真。陈后林时常说,教师要对得起“三双眼睛”:一要对得起学生那双渴望的眼睛,二要对得起家长那双期盼的眼睛,三要对得起上级领导那双信任的眼睛。在他心中,教学质量比天大。


锤炼“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

“让教育回归本真,办百姓满意的学校是我作为校长的职业追求。”

陈后林先后在多所学校工作。每到一所学校,他的“重头戏”就是文化重塑。他认为,文化是教育的第一束光,老学校的文化靠提炼,新学校的文化靠种植,优质学校的文化靠传承。

2014年9月,陈后林来到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管理中,陈后林发现,“讲风太盛”是课堂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如何真正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如何寻找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如何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素养提升?”成了陈后林日思夜想的难题,并在工作中寻求解决之道。

陈后林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展对教育本真的思考,并提出“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的生命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要尊重生命的存在价值、个性差异、成长规律与和谐共生,要为每一个生命涵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素养、丰厚的学识修养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从2015年开始,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从“课堂结构、学习方式和教学要求”三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升级,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特别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陈后林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把“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学生生命质量”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其设计初衷在于超越浅层知识记忆,直指高阶的认知目标。


陈后林认为,一堂课原则上应该有“情境导入、探究建构、迁移应用”三个环节;应该有“导学、自学、互学、评学、创学”等学习方式的选择。就教师而言,一堂高效优质的课堂应该“有适切的学情分析、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达成目标的方法与路径、有教师的精准点拨、有科学的评测方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4年1月9日,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名单中,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是重庆市6所实验校之一。这是对该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次肯定。

该校的课堂改革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从“教学侧”改革走向“学习侧”改革。在“学有方法,教有要求”的课堂实践中,追求“课堂活起来、师生动起来、教学实起来、质量高起来”的战略目标。

“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做更好的自己。”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陈后林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陈后林有着很高的教育情怀。目前,工作室已吸纳了18所成员校。他走访成员学校,帮助成员校梳理治校方略,进行自我革新,效果显著。

以生命教育涵育创新人格

陈后林作为渝北区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的理事长,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将心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12345”心育工作新机制,着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他的赛课作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做情绪的主人》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赛课”活动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作为主编,陈后林牵头开发了基于“十商”生命素养的《牵手优Q·让生命更精彩》(Q为“商”的英文Quotient的首字母)校本课程(共4册,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素养,感受了生命之真、生命之美、生命之丰富……在他的倡导下,渝北实验中学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创新人格的探索与实践:以“四阶班会”为载体,通过“素材、选题 、展示、评价”四个阶段的情感式体验式活动,涵育学生创新人格的德行能量;以“研学旅行”为载体,构建生命教育行走课堂模式,涵育学生创新人格的实践能量;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构建生命教育创意实践模式,涵育学生创新人格的特异能量;以“四大节日”为载体,构建生命教育展示实践模式,涵育学生创新人格的竞技能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在渝北教育强区的新征程上,陈后林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他带着对学生负责的使命感,带着提振基础教育的责任心,砥砺前行,从不停歇。(资讯)

文/何钦 渝北区教委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2204文章数 5839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