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这片孕育了古代蹴鞠的土地,在金秋时节再次点燃足球激情。9月13日,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在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盛大开幕。绿茵场上的激烈角逐吸引着数万观众的目光,而赛场之外,另一场“比赛”也在无声进行——如何为超过3万名现场观众、媒体记者及线上万千球迷提供高速、稳定、低延时的网络体验?山东联通以创新技术和周密部署,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赛前布局:一张立体化、智能化的网络之网
在一个月前,淄博联通的通信保障团队已悄然启动工作。他们深知,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技术的试金石,更是对组织能力、响应速度和创新应用的全面考验。通过多次现场勘测和容量推演,团队最终制定出“宏微协同、室内外联动、多频协同”的立体组网方案。
体育场外围,联通扩容了周边12个宏基站,并调度2辆5G应急通信车作为补充,形成了多层级、广覆盖的通信网络。而在场馆内部,针对观众密集、建筑结构复杂导致的信号遮挡难题,团队创新采用“异频组网+定向赋形天线”技术,实现了观众席的精准覆盖和频率复用。这意味着即便在最高上座率的情况下,每位用户仍能独享高速网络通道。
技术亮剑:从5G到5G-A,实现智能通信跨越
本届“鲁超”揭幕战中,淄博联通创新引入5G-A智算单板。该技术通过AI算法实现基站资源的动态调配,可实时感知网络负载状态,自动平衡各小区容量,从而避免局部拥塞。换句话说,网络从此具备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这一技术的部署效果立竿见影。无论是在开幕式高潮时分,数万人同时拍摄短视频并上传社交媒体,还是在点球大战关头成千上万的直播画面向外传输,现场未出现任何卡顿和延时现象。看台上的观众们流畅地扫码支付、视频通话、弹幕互动,仿佛每个人独享一条专属网络通道。
现场直击:看不见的“赛场”,感受到的流畅
从观众踏入体育场的那一刻起,联通的网络保障便如影随形、无缝衔接。扫码入场一气呵成,消费支付即扫即付,直播画面高清流畅……这些看似简单的体验背后,是数十名通信重保人日夜不休的坚守与付出。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赛事结束后的场景——在数万人同时离场的高密度区域,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解锁、网约车呼叫等操作依然流畅完成。一位带着孩子观赛的市民不由感叹道:“散场时人这么多,没想到网络还这么顺畅,发视频、打车一点没耽误!”
未来已来:从赛事保障到智慧城市的演进
本次赛事的成功保障,不仅是联通技术能力的一次公开验证,更是“5G-A+体育”模式的成功实践。它证明,在高并发、高密度场景下,5G-A技术已具备保障大型赛事的能力,也为后续更多大型活动提供了可复制的保障范式。
而联通的愿景远不止于此。以赛事保障为起点,山东联通正持续探索“5G+AI”在智慧城市中的深度融合。从智能交通管理、远程医疗协同,到沉浸式教育、超高清文旅直播……更多创新应用正在齐鲁上空“组网”。
正如这片土地曾孕育了蹴鞠,如今也正以创新之名,重新定义现代体育乃至城市生活的通信标准。赛场终会落幕,技术永远向前。揭幕战落幕,山东联通这场“看不见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通讯员 贺秀萍 冯肖颖 柳欣雨 吴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