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哥哥拒绝抚养3岁妹妹,父母起诉到法院,判决结果令人深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志远,你还是不是人?她可是你亲妹妹!"

法庭上,52岁的陈建国指着儿子,声音颤抖着充满愤怒。旁听席上,48岁的妻子刘梅红着眼眶,怀里抱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

25岁的陈志远站在被告席上,双拳紧握,眼神复杂地看着父母:"我为什么要养她?你们生的孩子,凭什么要我来养?"

"因为你是她哥哥!"陈建国咆哮道。

法官敲了敲法槌:"肃静!"

整个法庭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谁也没想到,一个普通家庭会因为抚养权问题闹到法庭上。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当法官最终宣判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1

2024年8月的杭州,热浪滚滚。

陈志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这间位于城中村的单间,月租1800元,是他能承受的极限。

房间不到20平米,一张单人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角落里放着一张简易书桌,上面摆着他吃了一半的泡面。墙上的空调是坏的,只能靠一台破旧的电扇对付着杭州的酷暑。

作为一名刚毕业两年的程序员,他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工作,月薪6000元。扣除房租、生活费、交通费,每个月能存下不到2000元。

他刚打开门,手机就响了。

是母亲刘梅。

"小远,你什么时候回家?你妹妹想你了。"

陈志远深吸一口气:"妈,我工作很忙,这个月可能回不去。"

"你都两个月没回来了!"刘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妹妹都会叫哥哥了,你这个当哥哥的都不回来看看?"

妹妹。

这个词让陈志远心情复杂。

三年前,当他还在读大三时,父母突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49岁的母亲怀孕了。

那一刻,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震惊和不解。

"妈,你都快50了,为什么还要生孩子?"他当时问道。

刘梅笑得很开心:"我和你爸就想再要个孩子,给你做个伴。以后我们老了,你们兄妹俩也能互相照应。"

陈志远想说什么,但看着母亲兴奋的样子,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还记得当时室友们的反应。

"卧槽,你妈49岁还生孩子?"李鹏瞪大了眼睛,"这也太拼了吧?"

"我觉得你爸妈挺不负责任的。"另一个室友王磊直言不讳,"他们七老八十的时候,你妹妹才十几岁,到时候谁养?"

陈志远当时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2021年10月,妹妹陈思思出生了。

那时的陈志远正在准备秋招,每天忙着投简历、面试,根本没时间回家。等他签了工作回家时,妹妹已经满月了。

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陈志远心情很复杂。他不讨厌这个妹妹,但也谈不上多喜欢。毕竟22岁的年龄差,让他们更像是两代人。

02

转折发生在今年年初。

陈建国工作的印刷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52岁的他,拿着高中文凭去找工作,处处碰壁。

"现在工厂都要年轻人,我这个年纪,人家根本不要。"陈建国愁眉苦脸地对儿子说。

"爸,你可以去做保安啊,或者送外卖。"陈志远建议。

"保安?一个月3000块,还要上夜班。送外卖?我这把老骨头,跑得动吗?"陈建国显得很颓丧。

刘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她原本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但因为要照顾思思,经常请假,最后被辞退了。

"经理说了,要么全职上班,要么就别干了。"刘梅无奈地说,"可思思还这么小,送幼儿园太贵了,一个月要3500,比我工资还高。"

就这样,一个五口之家突然失去了两份收入来源。

家里的存款本就不多,生思思时又花了不少钱。刘梅是高龄产妇,各种检查、保胎的费用加起来就是好几万。现在思思每个月的奶粉、尿不湿、衣服玩具,又是一大笔开销。

"小远,要不你每个月给家里寄3000块钱吧。"一天晚上,刘梅在电话里小心翼翼地说。

陈志远愣住了:"妈,我一个月才6000块,房租就要1800,我怎么给你们3000?"

"你可以找便宜点的房子啊,或者跟人合租。"刘梅理所当然地说,"思思还小,奶粉尿不湿都要钱。"

"可这是你们的孩子,为什么要我来养?"陈志远终于忍不住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刘梅尖锐的声音:"陈志远!你还有没有良心?我们把你养这么大,现在让你帮帮忙都不行?"

"我不是不想帮,是我真的没能力!"

"没能力?你一个大学生,一个月6000块还说没能力?你爸当年养你的时候,一个月才2000块!"

"那时候房价多少?物价多少?"陈志远也来了火气,"现在2024年了,不是2000年!"

"你就是不想管你妹妹!你就是个白眼狼!"刘梅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争吵以陈志远挂断电话告终。

但这只是开始。

03

接下来的两个月,父母的电话轰炸从未停止。

"小远,思思发烧了,要去医院,你能不能先转1000块钱应急?"

陈志远看着手机里仅剩的3000块存款,咬咬牙转了500。

"儿子,家里断网了,你妹妹要看动画片,你给交下网费。"

又是200块。

"小远,房东催房租了,你先帮我们垫上。"

这次要2000。陈志远的信用卡已经刷爆了。



每一次,陈志远都是东拼西凑,能给多少是多少。他开始吃泡面度日,一天只吃两顿。同事约他聚餐,他都找借口推掉。但即便如此,他的积蓄还是很快见底了。

公司的同事都发现了他的异常。

"志远,你最近怎么瘦了这么多?"组长关心地问。

"减肥呢。"陈志远勉强笑笑。

"减什么肥,你都快成竹竿了。"组长皱眉,"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

陈志远摇摇头,什么都没说。他不想让同事知道自己的窘境。

5月的一天,陈建国突然出现在他的出租屋。

"爸,你怎么来了?"

陈建国打量着狭小的房间,皱起眉头:"就这破地方,要1800一个月?"

"杭州的房价就这样。"

陈建国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看到桌上的泡面盒,脸色更难看了:"你就吃这个?"

"偶尔吃吃。"陈志远把泡面盒扔进垃圾桶。

"我看你就是不想管你妹妹,故意找借口!"陈建国突然发火了,"我和你妈商量过了,你搬回家住,每天通勤上班。省下的房租用来养思思。"

陈志远震惊了:"爸,我家在临安,到公司要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怎么了?很多人都这样通勤!"

"我是程序员,经常要加班到很晚……"

"别找借口!"陈建国打断他,"我在你这个年纪,为了养你,每天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去上班,风雨无阻!"

"那是你的选择!"陈志远终于爆发了,"你选择生我,就要负责养我。但思思不是我的选择,是你们的!"

"你说什么?"陈建国瞪大眼睛。

"我说,我告诉你,思思是你妹妹,你有义务抚养她!"

"什么义务?法律有规定吗?"陈志远也来了脾气。

父子俩大吵一架,期间陈建国甚至动手推了陈志远一把,要不是邻居出来劝架,差点打起来。

陈建国最后摔门而去。

临走前扔下一句话:"你不养是吧?行,我们法院见!"

04

陈志远没想到,父亲真的会起诉他。

6月15日,他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起诉书上写着:要求被告陈志远履行抚养义务,每月支付妹妹陈思思抚养费3000元。

"荒唐!"陈志远的大学同学李鹏看完传票后说,"哪有父母起诉儿子养妹妹的?"

"要不要找个律师?"

陈志远苦笑:"找律师也要钱,我现在连下个月房租都成问题。"

他去了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听完他的情况后,给他指派了一位年轻的律师小张。

"你这个案子很特殊。"小张律师说,"法律上确实有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义务。但关键是'有负担能力'这几个字。"

"我月薪6000,在杭州这算有负担能力吗?"

"这个要法院来判断。"小张说,"我建议你准备好你的收入证明、支出明细,证明你确实没有多余的能力。"

社区调解员王阿姨也觉得这事离谱。她找到陈建国夫妇,试图调解。

"陈大哥,小远还年轻,刚工作两年,确实压力大。思思是你们的孩子,主要还是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啊。"

刘梅哭了起来:"王阿姨,不是我们不想养,是真的养不起了!我们都这个岁数了,找不到工作,总不能让思思跟着我们喝西北风吧?"

"可小远一个月就6000块……"

"6000块怎么了?"陈建国激动地说,"现在年轻人,抽烟喝酒,买游戏装备,哪个不花钱?让他省省,养个妹妹绰绰有余!"

王阿姨摇摇头:"陈大哥,你这就不讲理了。小远不抽烟不喝酒,更不玩游戏。我看他瘦成那样,估计连饭都吃不饱。"

"那是他自己抠门!"陈建国固执地说。

调解失败。

开庭前一周,陈志远回了趟家,想最后努力一次。

家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糟。冰箱里几乎是空的,只有一些剩菜剩饭。思思的奶粉罐也见底了。



思思看到他,开心地扑过来:"锅锅!"(哥哥)

看着妹妹天真的笑脸,陈志远心软了一下。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熊玩偶,是他在路边摊花10块钱买的。

"锅锅最好!"思思抱着小熊,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妈,我真的尽力了。要不这样,我每个月给1000,这是我的极限了。"

刘梅摇头:"1000块能干什么?思思一个月奶粉就要800!"

"那你们为什么要生她?"陈志远终于爆发了,"你们生孩子的时候,有考虑过养得起养不起吗?"

"我们怎么知道会失业?"刘梅也喊了起来,"再说了,生思思也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陈志远冷笑,"我都25了,需要一个3岁的妹妹?"

"你以后就知道了,有个亲人多重要!"陈建国插话道,"我们走了以后,思思就是你最亲的人!"

"所以你们生她,就是为了给我找个负担?"

"陈志远!"陈建国猛地站起来,手举了起来。

"你打啊!"陈志远挺起胸膛,"打完了我们法庭见!"

陈建国的手停在半空,最终还是放下了。

客厅里的气氛降到冰点。

思思被吓哭了,刘梅抱着她跑进房间。

陈志远看着父亲通红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爸,我不会养她的。你们爱怎么告就怎么告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身后传来陈建国的怒吼:"你给我滚!永远别回来!"

05

7月20日,开庭。

法庭里坐满了人,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来看热闹的。毕竟,父母告儿子不养妹妹,这种案子太罕见了。

陈志远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父母的老同事、老邻居。他们看他的眼神很复杂,有同情,有不解,也有谴责。

法庭上,双方的律师展开了激烈辩论。

原告律师:"根据《民法典》第1075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被告作为哥哥,在父母无力抚养的情况下,理应承担妹妹的抚养责任。"

被告律师小张:"反对!法律规定的前提是'有负担能力'。我的当事人月收入仅6000元,在杭州这样的城市,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何谈负担能力?"

"被告月入6000元,已经超过杭州最低工资标准。"

"超过最低工资标准不代表有负担能力!"小张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当事人的收支明细。房租1800,交通费300,餐费1500,这已经是最低标准了。剩下的钱,他还要应急看病、人情往来。请问,他拿什么养妹妹?"

原告律师反驳:"被告可以降低生活标准,比如合租,比如搬到更远的地方。"

"那请问,要降到什么标准?睡大街吗?"小张毫不客气。

法官打断了双方的争论:"被告,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志远站起来,深吸一口气:"法官,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结婚生子,我是应该养我的孩子,还是养我的妹妹?"

法庭一片寂静。

"如果我养了妹妹,我拿什么结婚?拿什么买房?拿什么养育自己的孩子?"陈志远继续说,"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凭什么要为父母的选择买单?"

刘梅在原告席上小声抽泣。

陈建国站起来:"你的人生刚开始,你妹妹的人生也刚开始!她是无辜的!"

"那我就不无辜吗?"陈志远转身面对父母,"从小到大,你们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我?"

"我们怎么没关心你?供你读书,供你上大学……"

"那是你们的义务!"陈志远打断道,"可你们记得我的生日吗?记得我高考那天你们在干什么吗?记得我第一次失恋时需要安慰吗?"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有些颤抖:"我高考那天,你们在打麻将。我生日,你们从来没有给我过过。我大学四年,你们来看过我几次?"

"那是因为我们要工作……"刘梅辩解。

"工作?"陈志远苦笑,"妈,你记得我大二那年生病住院吗?阑尾炎,差点穿孔。我一个人在医院躺了三天,你们知道吗?"

刘梅愣住了。

"不知道吧?因为我没告诉你们。为什么?因为我打电话的时候,你说你在打麻将,让我有事快说。"

法庭再次陷入沉默。

陈志远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法官,我有证据要提交。"

陈志远的律师递上一份文件。

法官接过来一看,眉头皱起:"这是?"

"这是我调查到的一些资料。"陈志远说,"关于我父母为什么要生二胎的真相。"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