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宏观数据出来,有几个点需要重点注意:
一、最关键的,生产增速的代理指标依然远远跑赢消费增速的代理指标...
8月,中国工业产出增速和零售销售增速均大幅低于预期,前者同比增长5.2%,后者同比增长3.4%,相比之下,上月分别为5.7%和3.7%。
如果目标在十年内将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十个百分点(彼时中国仍将处于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消费占比最低的行列),那么消费增速每年必须比GDP增速高出将近两个百分点,换算成具体数字,如果未来十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速为4%,那么为了让消费占比提高十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必须达到5.9%。
价格指数,CPI仍然承压,不过反内卷政策已经传导至钢铁、煤炭和化工等上游价格,使得PPI价格有所改善,从7月同比-3.6%提升到8月的-2.9%。
这一点是我们介入做多产业层面通胀的原因,也是没到入手消费的时候的原因,现在去做猪价,风险很大的:
更细致来看,信贷增长疲弱,尤其是居民贷款,8月社融小幅高于市场预期,其中银行贷款进一步降速,政府债券仍然是成为最大贡献因素。
在银行贷款中,居民贷款在7、8月没有增长,相比之下,公司贷款则有约8%左右年化增长,这其中不少是给大型企业的以较低利率执行的贷款。
很明显消费还不到右侧做多时刻,只可能有结构性波段,黄酒白酒之争就是很明显的案例,真正的右侧做多是不会有这种细分争辩的。
图:中国中免(周线图)
二、反内卷的实质与潜在问题
续接上文,工业产出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反内卷..
7月和8月的工业产出增速,已经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在6月、7月和8月的增速分别为2.8%、1.6%和0.5%,而今年其他月份的平均增速略高于4%,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低于上月的6.2%。
对于反内卷的实质性判断包括三点:
1)限价改革实际涉及的是全社会收益的再分配;2)内卷化本身是制造业扩张的结果,但制造业扩张不是所有一切行动的源头,真正的根本源头是地产投资下滑的应激反应;3)只要消费增速跟不上,内卷只会在产业间不断转移而不会消失
逐个展开..
文内部分敏感内容已做删减,栏目订阅详见下方。
点赞与推荐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由于推送机制改版,请您星标公众号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专业全球宏观推送。
本文所涉及一切内容仅供分享参考,接收人不因阅读本文而被视为我方客户,也不构成向任何人发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更不构成交易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有信息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审慎评估、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任何情况下,我方均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相关数据可能存在滞后或误差,我方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