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哭了。
五十七岁的人,眼泪早就干涸在时间里。丈夫走的那年,我哭得昏天黑地,邻居都说我会哭瞎眼睛。后来儿子考大学,我没哭。他毕业找工作,我也没哭。直到今晚,儿媳妇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我竟然哭得像个孩子。
十二年了,我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别人总说我坚强,其实我只是没有退路。丈夫走后留下一屁股债,房子都差点保不住。我白天在服装厂做工,晚上回家给人家做手工活,有时候做到凌晨两三点。儿子那时候还小,总是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告诉他,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能回来。
儿子倒是争气,成绩一直不错。我咬着牙供他读书,从来不在他面前说苦说累。别的孩子有什么,我都想办法给他买。哪怕自己饿肚子,也不能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去年儿子带女朋友回来,我心里五味杂陈。高兴是真的,担心也是真的。女孩子叫小雨,长得清秀,话不多,看起来很乖巧。但我总觉得她看我的眼神有些怪异,好像在打量什么,又好像在防备什么。
"妈,小雨家里条件挺好的。"儿子悄悄跟我说。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安。条件好的女孩子,会不会看不起我们这样的家庭?我开始格外小心,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合适,让儿子难堪。
小雨确实有礼貌,见面会叫阿姨,走的时候会说再见。但我总感觉她在演戏,那种客套让我觉得冷冰冰的。不过儿子喜欢,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结婚的事情定下来后,亲家那边要求不少。彩礼二十万,房子要重新装修,还要买车。我把这些年攒的钱全部拿出来,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圈,总算凑够了。儿子心疼我,说要不就简单办办。我摆摆手,"结婚是一辈子的事,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
婚礼办得还算体面。我穿了件新买的深蓝色外套,化了淡妆,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看着儿子和小雨拜堂,我心里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儿子终于成家了,失落的是从今往后,他就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了。
婚宴结束后,新房里来来往往都是年轻人,闹洞房,说笑话,热闹得很。我在厨房收拾碗筷,想着明天一早就回老家,给小两口留点空间。
"阿姨。"小雨突然出现在厨房门口。
我有些意外,"怎么不去陪客人?"
她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纸条,偷偷塞到我围裙口袋里。"您先别看,等回房间再看。"她的声音很轻,眼神闪躲着。
我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问什么,她就匆匆走了。我摸摸口袋里的纸条,心里七上八下的。是要赶我走?还是有什么别的要求?
回到房间,我关上门,颤抖着手打开那张纸条。纸条上是娟秀的字迹:
"妈,我知道您这些年不容易。我也知道您一直觉得我看不起这个家。其实不是的,我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父母从小对我要求很严格,让我习惯了伪装和客套。但是今天看到您为了我们的婚礼操劳奔波,我真的很感动。以后我想叫您妈妈,不是阿姨。您愿意教教我怎么做一个好女儿吗?"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就这样掉下来了。
原来她一直在观察我,不是在挑剔,而是在学习。她看到我半夜还在为他们准备婚礼用品,看到我为了省钱自己做喜糖盒子,看到我舍不得买新鞋却给她买了昂贵的首饰。
我想起她第一次来家里,我煮了一桌子菜,她吃得很香,还主动洗碗。我当时以为她是客套,现在想想,也许她真的在努力融入这个家。
我想起她有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大概是想叫我妈妈,但是不好意思开口。毕竟我们之间隔着一层客气,谁都不敢先打破。
纸条的最后还有一句话:"我会好好照顾您的儿子,也希望您能把我当成真正的女儿。我们都要幸福。"
我坐在床边,哭了很久。这些年的委屈、疲惫、担心,好像都在这一刻释放出来了。我不是在哭难过,我是在哭高兴。我的儿子找到了一个好女孩,一个愿意理解我、接纳这个家的好女孩。
第二天早上,小雨起得很早,给我做了早餐。她没有叫我阿姨,而是轻声说:"妈,您慢点吃,不着急。"
我点点头,"好女儿。"
这一声妈妈,一声女儿,让我们之间的距离瞬间消失了。我终于明白,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白,有些情感需要时间慢慢发酵。
十二年的孤单,在这一刻终于有了新的意义。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我有了儿子,也有了女儿。这个家,终于又完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