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宋晓静抱着刚满月的小女儿,大儿子在一旁画画。
"晓静,快看手机!"刘大军急匆匆推门进来。
"怎么了?"她放下孩子,拿起手机。
微信显示被拉进了一个群,群名叫"相亲相爱一家人"。
"妈刚建的群,说以后有事在群里说,方便。"刘大军解释道。
宋晓静点开群,里面已经有十来个人,连刘大军的表哥表姐都在。
她随手点开群公告,想看看婆婆写了什么欢迎词。
可是映入眼帘的内容,让她的笑容瞬间凝固。
"大军,你看过这个群公告吗?"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刘大军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这...这写的什么啊?"
宋晓静的手机从手中滑落,整个人都在发抖...
01
一个月前的下午,宋晓静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肚子已经大得像个西瓜。
"晓静啊,这次一定是个大胖小子!"许玉兰拎着保温盒走进病房,脸上堆满了笑容。
"妈,生男生女都一样。"宋晓静虚弱地笑了笑。
许玉兰把保温盒打开,里面是炖了三个小时的老母鸡汤。
"趁热喝,我特意去菜市场挑的土鸡,可贵了呢!"
刘大军坐在旁边玩手机:"妈,您辛苦了,天天往医院跑。"
"辛苦什么,这不都是应该的嘛!"许玉兰一边说,一边给宋晓静倒汤。
病房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刘大军的弟弟刘小军和他媳妇赵雪。
"嫂子,感觉怎么样?"赵雪挺着四个月的肚子,小心翼翼地坐在床边。
"还行,就是有点累。"宋晓静看着弟媳的肚子,"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劳累。"
许玉兰立刻走过去扶着赵雪:"哎呀,你怀着孕呢,走路慢点!小军,你也不知道扶着点!"
刘小军挠挠头:"妈,雪儿身体好着呢,医生都说了,适当运动对孩子好。"
"医生懂什么!"许玉兰瞪了儿子一眼,"我生了三个孩子,还能不知道?怀孕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休息!"
赵雪笑着说:"妈说得对,我会注意的。"
宋晓静喝着鸡汤,看着婆婆对弟媳嘘寒问暖的样子,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虽说婆婆有时候比较传统,但对家里人是真的好。
"对了,晓娟呢?"刘大军问道。
"你妹妹在培训机构上课呢,晚上才能来。"许玉兰说着,又转向宋晓静,"晓静啊,这次生完,你就好好在家休息,工作的事先别想了。"
"妈,我产假也就四个月,到时候还是要回去上班的。"宋晓静说道。
许玉兰摆摆手:"上什么班啊,两个孩子呢,谁带?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刘大军插话:"妈,现在不是还早嘛,到时候再说。"
晚上七点多,刘晓娟下班后也赶到了医院。
"嫂子,我给小宝贝买了几件小衣服!"她兴冲冲地拿出一个袋子。
"晓娟,你花钱干嘛,孩子衣服家里多着呢。"宋晓静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当小姑的给侄子侄女买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嘛!"刘晓娟笑嘻嘻地说,"再说了,我刚发工资呢!"
许玉兰在旁边说:"晓娟这孩子就是心好,从小就知道疼人。"
一家人在病房里有说有笑,气氛特别融洽。
第二天凌晨三点,宋晓静突然肚子疼得厉害。
"大军!快!叫医生!"她疼得满头大汗。
刘大军一个激灵从陪护床上跳起来,慌忙跑出去叫医生。
很快,医生护士都来了,检查后说:"准备进产房,马上要生了!"
许玉兰也接到电话赶了过来,在产房外来回踱步:"菩萨保佑,母子平安,最好是个大胖小子..."
刘大军在旁边说:"妈,您就别念叨了,生男生女都一样。"
"你懂什么!"许玉兰瞪了他一眼,"有儿子才有依靠!"
两个小时后,护士推开产房门:"恭喜,是个女孩,六斤八两,母女平安!"
许玉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刘大军赶紧进去看媳妇,宋晓静虽然累得不行,但看到女儿的小脸,还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妈,您看,小家伙眼睛多大!"刘大军抱着孩子给许玉兰看。
许玉兰接过孩子,仔细端详着:"是挺漂亮的,像她妈。"
接下来的几天,病房里络绎不绝地来人探望。
刘大军的表哥表姐,许玉兰的老姐妹,还有宋晓静的同事朋友,大家都带着礼物和祝福。
"晓静啊,你真是好福气,儿女双全了!"一个护士长说道。
宋晓静笑着点头,心里确实觉得很知足。大儿子今年五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现在又添了个小棉袄,虽然累是累了点,但看着两个孩子,心里特别踏实。
出院那天,许玉兰早早地就来了:"都收拾好了吗?我打了辆大点的车,东西多。"
"妈,麻烦您了。"宋晓静一边说,一边慢慢下床。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一家人!"许玉兰麻利地收拾着东西,"回家我都给你准备好了,月子里的东西一样不缺。"
回到家,宋晓静发现婆婆确实准备得很周全。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铺着新买的床单被罩,桌子上摆着各种婴儿用品。
"妈,您太细心了。"宋晓静感动地说。
"这算什么,坐月子可马虎不得!"许玉兰说着,又叮嘱刘大军,"你这几天就在客厅沙发上睡,别打扰晓静休息。"
刘大军点点头:"知道了妈。"
02
月子第一周,许玉兰几乎是全天候地照顾着。
早上五点,她就起来熬粥,还特意加了红枣桂圆,说是补血的。
"晓静,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了。"她端着碗,一勺一勺地喂。
"妈,我自己来就行。"宋晓静有些不好意思。
"月子里不能乱动,听我的!"许玉兰态度很坚决。
大儿子天天被奶奶接送幼儿园,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妈妈房间看妹妹。
"妈妈,妹妹好小啊,像个小猴子!"他趴在床边,好奇地看着。
"不许这么说妹妹!"许玉兰在旁边纠正,"妹妹是小仙女!"
孩子嘻嘻笑着跑开了。
刘小军和赵雪也经常过来帮忙。赵雪虽然怀着孕,但还是坚持帮着洗尿布。
"弟妹,你别动了,我来。"宋晓静想要阻止。
"嫂子,没事的,我还早着呢,动动对身体好。"赵雪笑着说。
许玉兰在厨房忙活:"雪儿,你去休息,这些活我来就行!"
"妈,我真没事。"赵雪坚持着。
晚饭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许玉兰做了一大桌子菜。
"大军,给晓静夹菜,她现在需要营养。"许玉兰指挥着。
刘大军赶紧给媳妇夹了块排骨:"媳妇,多吃点。"
"这排骨我炖了两个小时呢,特别软烂。"许玉兰得意地说。
刘晓娟下班也赶过来了:"哇,好香啊!妈的手艺就是好!"
"就你嘴甜!"许玉兰笑着给女儿盛了一碗汤。
饭后,许玉兰开始念叨:"晓静啊,月子里要注意的事情可多了。不能吹风,不能碰凉水,不能看手机看电视..."
"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科学坐月子,没那么多讲究。"刘大军说道。
"你懂什么!"许玉兰瞪了儿子一眼,"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有道理!我当年就是没坐好月子,现在一变天就腰疼。"
宋晓静在旁边听着,虽然觉得有些规矩确实过时了,但看婆婆这么用心,也不好说什么。
到了第二周,小女儿开始有点闹腾,经常半夜哭。
许玉兰每次都第一时间起来:"是不是饿了?还是尿了?"
她熟练地给孩子换尿布,拍着哄睡,动作特别轻柔。
"妈,您去休息吧,我来。"宋晓静心疼婆婆。
"你好好躺着,这些事我来就行。"许玉兰摆摆手。
刘大军因为工作忙,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回来看到母亲还在忙活,也有些过意不去。
"妈,要不我请个月嫂吧,您太辛苦了。"
"请什么月嫂!外人哪有自己人照顾得好!"许玉兰断然拒绝。
有一天,宋晓静的同事来探望,带了很多营养品。
"晓静,你气色不错啊,看来恢复得挺好。"同事说道。
"多亏了我婆婆照顾得好。"宋晓静由衷地说。
许玉兰在旁边谦虚:"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
同事走后,许玉兰突然说:"晓静啊,你们医院的工作挺辛苦的吧?三班倒的。"
"是啊,有时候确实挺累的。"宋晓静回答。
"我看啊,两个孩子确实不好带,要不你就在家专心带孩子?"许玉兰试探地问。
宋晓静愣了一下:"妈,我还是想继续工作的,毕竟学了这么多年的护理。"
许玉兰没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03
第三周的一个下午,许玉兰在客厅和她的老姐妹打电话。
"是啊,我儿媳妇刚生了二胎,是个女孩...对对对,儿女双全是挺好的..."
宋晓静在房间里听着,觉得婆婆的语气似乎有些勉强。
晚上,刘晓娟带着男朋友小陈来家里吃饭。
"阿姨好!"小陈很有礼貌,还带了不少礼物。
许玉兰特别热情:"来来来,快坐!晓娟跟我们说了好多次了,今天终于见到了!"
她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把家里最好的茶叶都拿出来了。
"小陈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许玉兰关切地问。
"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小陈回答。
"哦,那收入应该不错吧?"许玉兰继续问。
刘晓娟有些不好意思:"妈,您问这个干嘛。"
"这不是关心嘛!"许玉兰笑着说,"结婚是大事,该问的还是要问清楚。"
饭桌上,许玉兰不停地给小陈夹菜:"多吃点,别客气!"
小陈受宠若惊:"谢谢阿姨,您太客气了。"
刘大军在旁边打圆场:"妈就是这样,特别热情。"
饭后,小陈和刘晓娟告辞离开。
许玉兰立刻召集家庭会议:"这个小陈看着还不错,人挺老实的。"
"妈,我们才刚开始交往呢。"刘晓娟脸红了。
"那也要抓紧!你都26了,再不抓紧就成老姑娘了!"许玉兰语重心长地说。
宋晓静在旁边听着,想起自己当年和刘大军谈恋爱的时候,婆婆也是这样,特别关心,什么都要过问。
第二天,许玉兰去小区遛弯,碰到了几个老姐妹。
"玉兰啊,你儿媳妇出月子了吗?"
"还没呢,还有一周。"
"哎呀,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享福。我们那时候哪有人伺候,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干活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老太太接话,"我儿媳妇更过分,月子里还要玩手机,说什么无聊。"
许玉兰听着,心里也开始琢磨起来。
回到家,她看到宋晓静正在床上看手机。
"晓静啊,少看点手机,对眼睛不好。"
"妈,我就是看看新闻。"宋晓静放下手机。
"新闻有什么好看的,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许玉兰说着,把手机拿走了。
宋晓静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说什么。
刘大军晚上回来,宋晓静跟他抱怨:"你妈把我手机收了,说坐月子不能看手机。"
"妈也是为你好,再忍几天就出月子了。"刘大军安慰道。
这时候,大儿子跑进来:"爸爸,奶奶说要教我写字!"
"好啊,奶奶以前是小学老师,字写得可好了。"刘大军摸摸儿子的头。
许玉兰跟着进来:"对啊,趁着我在这,好好教教孩子。现在的孩子啊,都被手机游戏给耽误了。"
04
第四周,宋晓静明显感觉到婆婆的态度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早上,许玉兰端来早饭:"晓静啊,快出月子了,以后家里的事情可就要你多操心了。"
"妈,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家里的。"宋晓静说道。
"那就好,女人啊,最重要的就是把家里照顾好。"许玉兰意味深长地说。
刘小军和赵雪又来了,这次赵雪的肚子更大了些。
"嫂子,我下个月就要请产假了。"赵雪说道。
"时间过得真快,你也要当妈妈了。"宋晓静感慨道。
许玉兰立刻凑过来:"雪儿啊,你可要注意身体,别像你嫂子似的,生完还想着上班。"
赵雪笑了笑:"妈,我暂时还没想那么多。"
"女人有了孩子,就该以孩子为重。"许玉兰又开始念叨。
刘小军在旁边打岔:"妈,现在不都是双职工家庭嘛,挣钱养家都不容易。"
"钱是挣不完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许玉兰振振有词。
晚上,许玉兰特意熬了银耳莲子汤,端给宋晓静:"这个最补了,你多喝点。"
"谢谢妈。"宋晓静接过碗。
"晓静啊,我在想,等你出了月子,我们家是不是该有点章程了?"许玉兰突然说道。
"什么章程?"宋晓静有些疑惑。
"就是家里的事情,大家分工明确一点,这样不会乱。"许玉兰解释道。
刘大军正好进来:"妈,我们不是一直都挺好的嘛。"
"那是以前,现在家里人多了,孩子也多了,是该有个安排。"许玉兰坚持道。
宋晓静和刘大军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天,刘晓娟来了,兴高采烈地说:"妈,我学会用微信建群了!要不要我教您?"
"建群?那是什么?"许玉兰好奇地问。
"就是把家里人都拉到一个群里,有什么事在群里说,可方便了!"刘晓娟解释道。
许玉兰眼睛一亮:"这个好!快教教我!"
刘晓娟手把手地教母亲操作手机,许玉兰学得特别认真。
"您看,这样就可以建群了,还可以设置群公告呢!"
"群公告是什么?"许玉兰追问。
"就是群里的通知,所有人都能看到,像公司的通知一样。"刘晓娟说道。
许玉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功能好,这个功能好..."
接下来的几天,许玉兰经常抱着手机研究,有时候还会问刘晓娟一些操作问题。
"妈,您这是要当网络达人啊?"刘大军开玩笑道。
"学点新东西总是好的,跟上时代嘛!"许玉兰笑着说。
出月子前一天,家里特别热闹。
刘大军特意请了假,说要给媳妇庆祝出月子。
"媳妇,辛苦了!"他给宋晓静倒了杯红糖水。
"终于熬出来了!"宋晓静伸了个懒腰,"憋了一个月,可把我憋坏了。"
许玉兰在厨房忙活:"今天做点好吃的,算是给晓静接风!"
大儿子围着妈妈转:"妈妈,您终于可以陪我玩了!"
"好好好,妈妈陪你玩。"宋晓静抱着儿子,心里满是愧疚。这一个月,确实冷落了大宝。
05
出月子当天早上,宋晓静起得特别早,终于可以自由活动了。
她抱着小女儿在客厅里走动,看着窗外的阳光,心情格外舒畅。
"晓静,你慢点,刚出月子别太累着。"许玉兰叮嘱道。
"妈,我没事,憋了一个月,就想多动动。"宋晓静笑着说。
刘大军准备去上班:"媳妇,今天我可能要加班,晚点回来。"
"你忙你的,家里有妈呢。"宋晓静理解地说。
许玉兰突然说:"对了,我昨天建了个家庭群,把你们都拉进去了。"
"家庭群?"刘大军拿出手机,"还真有,'相亲相爱一家人',这名字挺好。"
"晓娟教我的,说是方便联系。"许玉兰得意地说。
宋晓静也拿出手机看了看:"妈,您真是与时俱进啊!"
"那是,活到老学到老嘛!"许玉兰笑着说,"一会儿你们都进群看看,我写了点东西在里面。"
刘大军匆匆出门了,宋晓静抱着孩子也没立刻看手机。
中午,刘小军和赵雪来吃饭。
"妈,您建的群我看到了。"刘小军说道。
"挺好的,以后有什么事在群里说一声就行。"赵雪附和道。
吃饭的时候,许玉兰不停地给大家夹菜:"多吃点,都是自家人,别客气。"
"妈做的菜就是香!"刘小军大口吃着。
许玉兰满意地看着大家:"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这才是最幸福的事。"
下午,刘晓娟也来了:"妈,群里您写东西了吗?"
"写了写了,写了好几条呢!"许玉兰自豪地说。
"妈,您写的挺多啊。"刘晓娟看了看手机。
"还行吧,花了点心思。"许玉兰神秘地笑了笑。
宋晓静这时才想起来要看看群里,她一边哄着小女儿,一边拿出手机。
点开微信,找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
群里已经有不少人了,除了他们一家五口,还有刘大军的表哥表姐,许玉兰的妹妹,甚至还有几个远房亲戚。
"人还挺全。"宋晓静心想。
她点开群成员列表,发现连公公都被拉进来了,虽然公公在老家,平时不怎么用微信。
正想着,大儿子跑过来:"妈妈,陪我玩积木!"
"好,妈妈陪你玩。"宋晓静放下手机,陪儿子玩了起来。
傍晚时分,许玉兰在厨房做饭,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晓静,你歇着,我来做饭。"许玉兰说道。
"妈,我来帮您吧,正好活动活动。"宋晓静想要帮忙。
"不用不用,你刚出月子,还是要多休息。"许玉兰坚持道。
宋晓静只好又坐回沙发上,继续哄着小女儿。
这时,手机又响了,是群里有人发消息。
她打开一看,是刘大军的表姐发的:"玉兰姐,群里您写的东西真不错!"
紧接着,又有几个亲戚发消息表示赞同。
宋晓静这才想起来要看看群公告到底写了什么。
06
她点开群公告的页面,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划。
"家庭管理制度"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
宋晓静心里咯噔一下,继续往下看。
"为了家庭和睦,特制定以下规则:"
第一条慢慢显现在屏幕上。
"第一条:儿媳负责全家家务,包括做饭、打扫、洗衣..."
宋晓静的手指停在了屏幕上,眼睛瞪大了。
她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又仔细看了一遍。
没错,就是这么写的。
她的手开始微微颤抖,继续往下翻。
"第二条:每月工资上交家庭公共账户,统一分配..."
看到这里,宋晓静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这时,刘大军推门进来:"晓静,我回来了!"
"大军,你快过来看看这个!"宋晓静的声音都变了。
刘大军走过来,接过手机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妈,这个群公告..."刘大军刚要开口。
"哦,那个啊,我好不容易写的呢!"许玉兰笑眯眯地说,"怎么样,写得不错吧?"
宋晓静和刘大军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这时,群里又有消息弹出。
许玉兰拿出自己的手机,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宋晓静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机屏幕。
看到那条消息的瞬间,她的手机"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整个人如遭雷击...
群里,许玉兰发的那条消息清清楚楚地显示着:
"各位家人请注意,从下个月开始,这个家庭管理制度正式实施。晓静作为长媳,要起到带头作用。"
紧接着,她又发了一条:"另外,小军媳妇雪儿因为怀孕,暂时不用承担家务。等生完孩子再说。"
宋晓静颤抖着捡起手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哆嗦着点开群公告,继续往下看。
"第三条:每周日为家庭聚餐日,儿媳需准备八菜一汤..."
"第四条:儿媳不得私自外出,如需外出须提前报备..."
"第五条:家中大事由家长做主,儿媳需无条件服从..."
每一条都像一把刀,狠狠地扎在她心上。
最让她崩溃的是最后一条:
"第六条:如有违反以上规定者,将在家庭会议上接受批评教育。"
宋晓静的腿一软,差点站不稳。
这时,群里陆续有人回复。
表姐:"支持!家里就该有规矩!"
远房姑姑:"玉兰真是会持家,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
甚至连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公公都发了语音:
"玉兰做得对!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自由散漫了!"
宋晓静看着这些消息,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她抬起头,看向许玉兰。
婆婆正笑眯眯地看着手机,似乎对大家的反应很满意。
"妈..."宋晓静刚要说话。
突然,房门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人,让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