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建设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上海中山医院发布元医疗模拟实验室

0
分享至

2025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宣开启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项目。短短一个多月,该院取得阶段性成果,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正式启用。

9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应用中试基地负责人顾建英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正式启用,这是中山医院推进智慧医疗转型、深化元医疗领域探索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其与上海仪电、联影智能和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共建的智慧医院全球样板点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9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正式启用。中山医院 图

走进该实验室,可以看到其覆盖门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医技检查等核心诊疗环节,并延伸至院后管理,为人工智能技术验证与模拟仿真提供了重要平台。实验室以“行业前瞻技术应用探索和模式孵化”为核心定位,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串联诊疗全流程,系统呈现智慧医疗创新形态,体现了人机融合连续性诊疗、医教研管全场景智能化及虚实融合健康管理等理念。


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内景,AI可辅助医生快速阅片、诊断。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罗蒙表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是推动医学与数字智能深度融合的战略举措。中山医院作为行业引领者,正全力推动AI与临床、科研及管理服务的全面融合,构建“AI+医疗健康”生态系统。该基地将重点提升智能诊疗与科研能力,推动医疗器械创新,实现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服务,最终推动医疗范式从“被动治疗”转向“预见性干预与个性化调控”,惠及更多患者。

顾建英介绍,目前中山医院已联合企业研发“观心”“医界智圣”“元智”“镜观”“光启慧语”等垂域大模型,并衍生出“医健助手”“有爱小山爱心医生”“一扫多查”等智能体应用。其中,葛均波院士团队主导的“观心”大模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辅助医生快速分析病情,减少误诊可能。“有爱小山”已在中山医院十几个科室铺开,年轻医生书写病史的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交流、深入分析病情。“镜观”智能体则可以为患者解读内镜报告,辅助医生预警风险,帮助管理调度医疗资源。


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内景。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医院正推进AI原生新一代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顾建英说,今后,中山医院将依托模拟实验室资源,开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试,推进医疗知识数字化、诊疗能力产品化、医院服务生态化,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医疗体系。

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此次与华为等伙伴深度合作建设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旨在搭建贴近临床的中试验证环境,加速医疗业务与前沿技术融合,催生医疗服务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提升诊疗准确性与效率、促进医疗资源普惠共享具有重要作用。该院致力于推动医疗科技创新与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5122文章数 50835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