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最后遗训:所有修行都是假的,唯独这件大事才是真实不虚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内容主要取材于经书记载与传统典籍,涉及人物和情节均为虚构,旨在通过故事探讨人生哲理和心灵成长,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以文学创作的角度欣赏,切勿将故事内容视为真实历史事件。

菩提达摩,这位来自天竺、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的圣僧,在梁武帝年间漂洋过海来到中土,带来了直指人心的无上妙法。

他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又在熊耳山中潜心修行悟道,一生行踪神秘,教诲却如雷贯耳震撼人心。

达摩祖师传下的禅法,与当时流行的经教禅学完全不同。

他不依赖文字,不拘泥于繁琐的仪式,直接指引众生认识自心本性,让人当下就能明心见性、成就佛果。



然而,就在他即将圆寂之前,他留下了一段震惊古今的最后教诲,其中隐藏的深意,连许多高僧大德都无法完全参透。

这段教诲中,他说:“所有的修行都是假的,唯有这件大事才是真实不虚。”

此言一出,在场的弟子们都惊呆了,修行怎么会是假的呢?

那些日夜打坐参禅、念佛持咒、守戒修定的努力,难道都是虚幻不实的吗?

那么,达摩祖师口中的“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它才是真实不虚的?

01

梁武帝大通元年的深秋,熊耳山中红叶满山,秋风带来阵阵凉意。

在山腰一处天然石洞里,年过七旬的达摩祖师正在入定。

他的四位弟子——张明远、觉莲师太、李清扬和陈慧明,已经在洞外守候了好几天。

达摩祖师连续七天没有出定,弟子们心里既担心又不安。

尤其是二祖陈慧明,自从得到师父的衣钵传承后,总觉得师父还有未尽的话语。

那个他断臂求法的冬夜,达摩祖师为他安心开示的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

“师兄,师父这次入定时间特别长。”李清扬有些担忧地对陈慧明说。

陈慧明轻轻摇头:“师父的境界是我们无法揣测的,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好。”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石洞里突然传来一声长叹。

弟子们立刻站直身子,只见达摩祖师缓缓睁开双眼,从禅定中起身。

此时的祖师面容更加清瘦,但双目却越发深邃明亮,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虚妄。

“弟子们恭候师父出定。”四人齐声合掌行礼。

达摩祖师走出石洞,抬头望向天空,沉默了许久。

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对弟子们说:“我来到中土已经三十年,传法也有不少时日了,现在秋叶飘落,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陈慧明心中一震:“师父,您是要回天竺吗?”

祖师微笑着摇头:“不是回天竺,而是回归真如。”

弟子们听了这话,知道师父是在暗示即将圆寂,心中悲痛万分。

张明远第一个跪下:“恳请师父再开示一次,我们愚钝,恐怕还有很多法义没有领悟。”

达摩祖师看着跪在地上的弟子们,眼中流露出一丝慈悲:“起来吧,既然你们这么恳切,我就再为你们讲一次法,不过今天的内容会和以往完全不同。”

四人站起身,目光热切地注视着师父。

祖师继续说:“你们都是从各地来求佛法的,张明远你钻研经论多年,觉莲你精通戒律,李清扬你专修禅定,而陈慧明……”祖师看向陈慧明,“你虽然得了我的衣钵,但心里似乎还有疑惑。”

陈慧明低头说:“师父您慧眼如炬,弟子确实有困惑,我常常在想,我们每天修行,参禅打坐,诵经念佛,布施持戒,这些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师父总是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修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他三位弟子也点头,表示这是他们共同的疑问。

达摩祖师听完,忽然放声大笑:“好!好!你们终于问到了关键的地方!”

他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了树梢上的鸟儿。

“你们知不知道,”祖师的神情突然变得非常严肃,“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连天竺的许多高僧都没有参透。”

四人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

“所有的修行,”祖师一字一顿地说,“都是假的。”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四位弟子都惊呆了。

张明远最先反应过来:“师父,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佛陀制定的戒律是假的?经典里记载的法门是假的?我们每天坚持的禅定也是假的吗?”

达摩祖师点头:“没错,都是假的。”

李清扬急忙问:“那我们这些年的修行不是白费了吗?”

“不是白费,”祖师摇头,“我说它们是假的,并不是说它们没有用,就像渡河时用的船,在过河时船是真实有用的,但到了对岸,船就不再需要了,修行也是这个道理。”

觉莲师太疑惑地问:“师父,您的意思是,修行只是渡河的工具?”

“正是如此。”祖师走到一块大石旁坐下,“你们看山间的溪流,它要流向大海,途中会遇到很多石头阻挡,水流会绕过石头继续向前,那些石头对水流是障碍,但也帮助水流找到自己的方向。”

陈慧明若有所思:“师父,您的意思是,修行的各种法门就像这些石头,既是障碍,也是助力?”

“陈慧明,你开始明白了。”祖师欣慰地点点头,“所有的修行法门,无论是念佛、持咒、打坐还是持戒,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认识自己的真如本性,但如果执着于这些法门本身,就像是抱着石头想流向大海,多么荒谬啊。”

张明远还是不解:“师父,那什么是真实不虚的呢?”

达摩祖师站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视四位弟子:“这件大事,才是真实不虚的。”

“这件大事是什么?”四人齐声问道。

祖师微微一笑,伸出手指了指每个人的胸口。

山谷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秋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四位弟子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师父的意思。

过了好一会儿,陈慧明眼中突然一亮:“师父,您指的是……我们的心?”

“心也不对。”祖师摇头。

“那是……佛性?”李清扬试探着问。

“佛性也不对。”

“真如?”觉莲师太问道。

“真如也不对。”

四人更加困惑了。

张明远急切地问:“师父,到底是什么?”

达摩祖师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又是一阵大笑:“你们越是想知道答案,就离答案越远,这就像一个人拼命想看到自己的眼睛,他能看到吗?”

“看不到。”四人回答。

“为什么看不到?”

“因为……眼睛就是看东西的本体。”陈慧明慢慢地说。

“对了!”祖师眼中闪过光芒,“这件大事就像你们的眼睛,不是可以被看到、被抓住、被修成的东西,它就是你们的本来面目。”

李清扬还是不明白:“师父,既然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为什么还要修行?”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祖师的声音变得深沉,“你们从未失去过它,所以根本不需要修行去得到它,一切修行都是在寻找一个从未丢失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假的吗?”

四人陷入沉思,秋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地上,光影斑驳。

陈慧明突然抬头:“师父,如果我们从未失去它,那为什么会有烦恼和痛苦?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好问题!”祖师赞许地点点头,“这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最关键的地方。”

02

达摩祖师走到溪边,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你们看,这水的本性是清净的,但被石头激起了波浪,这些波浪是真实的吗?”

“波浪是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觉莲师太若有所悟。

“很好。”祖师继续说,“你们的烦恼痛苦、生死轮回就像这水面的波浪,它们是真实的体验,但它们不是你们的本来面目,你们的本性就像这水的清净,从未被污染过。”

张明远问:“那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波浪,而不是水?”

“因为你们一直在关注波浪,从来没关注过水。”祖师的话意味深长,“你们一生都在想着如何平息波浪,如何让水更清净,却不知道水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

陈慧明恍然大悟:“所以,一切修行都是在试图平息波浪,试图净化本来就清净的水?”

“正是这样。”祖师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所有修行都是假的,因为你们在寻找一个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在净化一个本来就清净的东西,在成就一个本来就圆满的东西。”

李清扬急切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什么都不做吗?”

达摩祖师看着他,眼中闪过慈悲的光芒:“你问‘该怎么办’,这个‘该’本身就是问题,你为什么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

“因为……不修行就不能成佛啊。”李清扬理所当然地说。

“谁告诉你需要成佛的?”祖师反问。

这个问题让四位弟子都愣住了。

“佛陀说的,经典里写的。”张明远回答。

“佛陀为什么要你们成佛?”祖师继续追问。

“因为只有成佛才能解脱痛苦。”觉莲师太说。

“你们真的相信自己是痛苦的吗?”祖师的问题越来越尖锐。

四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这一刻,”祖师的声音变得非常轻柔,“抛开所有关于修行、成佛、解脱的想法,就在这一刻,你们痛苦吗?”

四人仔细感受当下的状态,发现内心竟然非常平静。

“不痛苦。”他们老实回答。

“那么,”祖师笑了,“如果你们现在不痛苦,那还需要解脱什么?如果你们现在就是圆满的,还需要成什么佛?”

这个问题如醍醐灌顶,四位弟子都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陈慧明缓缓地说:“师父,您的意思是,我们一直在解决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问题。”祖师走回石头上坐下,“真正的问题是,你们为什么要相信自己不圆满?为什么要相信需要修行才能解脱?为什么要相信现在的自己是错误的?”

张明远恍然大悟:“我们的问题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相信自己应该痛苦?”

“你开始明白了。”祖师点头,“一切痛苦都来自一个根本的错误信念——相信自己不圆满,相信需要通过做什么来变得更好。”

觉莲师太若有所思:“所以,修行反而在强化这个错误信念?”

“很多时候确实如此。”祖师的话发人深省,“当你拼命修行时,你在强化‘我需要修行才能解脱’的信念;当你努力持戒时,你在强化‘我是个会犯错的人’的信念;当你精进念佛时,你在强化‘我和佛是分离的’的信念。”

四位弟子沉默了,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修行。

过了许久,陈慧明开口:“师父,您说的‘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

达摩祖师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山间已笼罩在暮色中。

“天色晚了,”祖师说,“这件大事的秘密,明天我再为你们详细讲解,不过,我先给你们一个提示。”

四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

“这件大事,”祖师的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神秘,“就在你们听我说话的这一刻,就在你们疑惑不解的这一刻,就在你们觉得自己不知道的这一刻。”

说完,祖师起身走进石洞,留下四位弟子在暮色中沉思。

夜幕降临,山间一片寂静。

四位弟子在石洞外打坐,但内心却无法平静。

师父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这件大事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就在当下?为什么说所有修行都是假的?

这些问题在他们心中反复回响。

03

第二天清晨,熊耳山的第一缕阳光洒下,达摩祖师已经在石洞外静静地打坐。



他的神情比昨日更加庄严,仿佛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四位弟子发现师父已经出来,赶紧整理衣衫上前行礼。

“师父,您昨天说的‘这件大事’,我们彻夜思考,还是不明白,恳请您明示。”陈慧明代表大家请求。

达摩祖师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明镜般清澈:“你们一夜没睡?”

“我们愚钝,实在参不透师父的话。”张明远惭愧地说。

祖师微笑着摇头:“不是你们愚钝,而是这件事太简单了,简单到你们不敢相信,简单到你们非要用复杂的思维去理解。”

“师父,既然这件事这么重要,为什么经典里没有明确记载?为什么历代祖师没有直接点破?”觉莲师太疑惑地问。

达摩祖师的表情突然变得极为深沉:“这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最大秘密,这件大事,不仅历代祖师知道,连佛陀本人也是因为它而成佛的,但是……”

祖师的话说到一半停住了,四位弟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什么?”李清扬急切地问。

祖师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悲悯:“但是,这个秘密一旦说破,整个佛教的建立就会……”

话到这里,祖师突然停住,仿佛意识到自己即将泄露一个惊天秘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