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5日讯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葫芦雕刻,没想到今天能看到实物,感谢残联组织这么好的活动,有机会亲历葫芦的制作过程,接触到这么有趣的项目。”安某文高兴地说。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济宁市曲阜市残联组织肢体残疾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葫芦雕刻的奇妙世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活动。
残疾人朋友们满怀期待地步入展示区域,瞬间被眼前琳琅满目的葫芦雕刻作品所吸引。形态各异的葫芦上,精美的图案或细腻婉约,或大气磅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仿佛能听见鸟儿欢唱、虫儿低吟;有气势恢宏的山水风景,让人仿若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还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大家不禁驻足观赏,啧啧称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葫芦雕刻的传承人刘龙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葫芦雕刻这一传统技艺的悠久历史。从它的起源发展,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传承,让大家对这门技艺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讲解制作工艺时,他详细介绍了选料的讲究,如何挑选皮质坚硬、形状规整的葫芦;展示了雕刻前的设计构思,根据葫芦的形状和特点构思出独一无二的图案;演示了雕刻过程中运用的阴雕、阳雕、透雕等多种技法,以及上色、抛光等后期处理工序,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此次活动,不仅让肢体残疾人近距离领略了葫芦雕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促进了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一步,曲阜市残联将继续组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助力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闪电新闻记者 张瑛玮 通讯员 孔振 刘新红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