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收到中方访华邀请后,特朗普敲定外访行程,美方两路人马先打头阵

0
分享至

当地时间9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提到,中国已经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但白宫那边还没明确回应。很多观察人士说,关税和芬太尼问题仍然是最大障碍,中美元首在北京直接见面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信息一放出来,外界很快就把焦点转到了中美关系的走向,毕竟这关系到全球经济和安全环境。特朗普在处理外交议程时,一贯喜欢先放风,再观察舆论反应,他这次接到访华邀请却迟迟没有表态,很可能就是在算计利益得失。

试探与权衡:特朗普的外交算盘

当地时间9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中国已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但白宫的回应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个消息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毕竟中美关系的走向直接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团队向来擅长用“放风—观察—调整”的策略试探各方反应。比如2025年5月中美经贸会谈前,美方就曾多次通过媒体释放关税可能升级的信号,最终在谈判桌上换取了中方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让步。



这次特朗普的沉默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一方面,他需要在国内政治压力下展现对华强硬姿态——2025年4月中国对美加征84%关税的措施仍在实施,而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急需在贸易议题上塑造“捍卫美国利益”的形象。另一方面,特朗普团队又不愿彻底关闭对话渠道,毕竟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外贸总额的18%,完全脱钩对美国农业州和科技企业的冲击难以承受。这种矛盾心理在9月14日至17日的西班牙会谈中表露无遗:美方既要求中方扩大农产品进口,又试图将TikTok出售问题与关税谈判捆绑,但中方明确拒绝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团队在回应中方邀请时,刻意将“芬太尼问题”作为主要障碍。尽管2025年5月的日内瓦会谈已暂停部分关税,但美方仍坚持将芬太尼管控与贸易协议挂钩,试图通过制造议题转移国内对经济疲软的注意力。这种“议题工具化”策略在特朗普外交中屡见不鲜——2024年他就曾以“国家安全”为由,迫使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分摊比例。

多边舞台的诱惑:从APEC到东盟峰会

就在白宫对北京邀请保持沉默的同时,路透社曝出中美可能在10月韩国APEC峰会期间低调会晤的消息。这个安排看似偶然,实则暗合特朗普的外交偏好——他向来喜欢在多边场合通过“非正式接触”降低政治风险。2025年7月的G20峰会期间,特朗普就曾借与印尼总统会晤的机会,私下向中方传递关税谈判的底线。



韩国APEC峰会的时间节点(10月31日至11月1日)也颇具深意。此时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一个月,特朗普若能在峰会期间与中方达成部分共识,既能为共和党选情加分,又可避免因正式访华被民主党攻击为“软弱”。更重要的是,APEC的主题“连接、创新、繁荣”为中美提供了天然的对话框架——双方可在数字贸易、绿色能源等非敏感领域释放合作信号,为后续谈判积累政治资本。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披露的信息又为局势增添了变数:特朗普已敲定10月26日至28日出席东盟峰会,而普京也在“认真考虑”与会。这一安排让吉隆坡瞬间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若中美俄三国领导人同时现身,可能创造自2024年G20巴厘岛峰会以来的首次三方会晤。对特朗普而言,这种“多边包围”策略既能向中方施压,又可试探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对中国而言,参与东盟峰会则是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要契机,毕竟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已于2025年6月生效,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12%。

迷雾中的博弈:中美关系的十字路口

当前的中美互动犹如一场复杂的棋局,每个动作都暗含多重算计。特朗普团队的“双轨策略”尤为明显:一方面通过西班牙会谈和APEC筹备保持沟通,另一方面又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9月12日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穿越台海,试图以军事威慑增加谈判筹码。这种“硬对抗与软接触并存”的模式,本质上是特朗普交易主义外交的延续。

中方则展现出战略定力。在西班牙会谈中,中方明确提出“取消全部惩罚性关税”的底线,并要求美方停止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无理打压。这种态度与2025年1月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表态一脉相承:“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但核心利益不容妥协”。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在回应特朗普访华邀请时,刻意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美合作挂钩——2025年9月启动的“中老泰铁路跨境运输”项目,已吸引美国企业参与沿线物流建设,这种“以合作促互信”的模式正在重塑中美互动逻辑。



未来的关键窗口期集中在10月:APEC和东盟峰会的密集外交活动,可能成为中美关系转折的催化剂。若特朗普选择在APEC期间与中方会晤,其策略可能是“先谈后压”——先就部分关税问题达成临时协议,再在后续谈判中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而马来西亚东盟峰会若促成中美俄三方接触,或将开启大国协调的新篇章。但无论哪种路径,有一点已清晰显现: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中美任何一方的“零和思维”都将付出高昂代价。正如2025年5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所言:“中美博弈的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竞争,但竞争不应走向对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今夜繁星坠落
今夜繁星坠落
今夜繁星坠落
50文章数 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