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洲之起源,满族有一个“天女所生”的传说,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旧满洲档》中,其大意是有恩古伦、正古伦、佛古伦三位仙女在布儿湖里泊沐浴,其中最小的佛古伦吞食神鹊所街的朱果而怀孕,最终生下了一男,名布库里英雄。此人长大后,自成一族,建立起了满洲国。其他文献都多多少少记载了此传说,但加工痕迹明显。
不仅满洲有如此传说,东海女真也有同样的传说。1635年,后金军俘虏了虎尔哈的一名叫穆克西科的人,他给皇太极讲述了以上的传说,这也说天女起源的最早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皇太极在听此传说之后,就将指嫁接在本部传说之上。但虎尔哈人的传说中提到“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皇太极也说“较从前所获各处虎尔哈,此地人民语言与我国同”,“尔我本是一国之人”。
其实,东海虎尔哈人和满洲人有同源的关系。满洲是南迁的支系,而虎尔哈人是没有迁徙的支系,两者有同样的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东海虎尔哈人也就是现在的赫哲人,生活在牡丹江和松花江交汇一带,这里也正好是金国胡里改人的居住之地。
赫哲人
根据传说,布儿湖里泊就是满洲起源之地,但湖泊的位置难以考证,有学者认为是黑龙江干流上的江东流水四屯,有学者认为是长白山天池,还有学者认为是今天的镜泊湖。从传说中看,镜泊湖的说法相对合理。
史料记载布儿湖里泊有三大特征:一,“周围百里”,说明面积很大,在整个女真活动地区只有镜泊湖和兴凯湖达到此规模,而兴凯湖则远超此规模;二,地理位置上,位于长白山东北,“距黑龙江一百二三十里”。《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布儿湖里泊“在长白山之东北”,这就排除了长白山天池之说。而《满洲旧档》记载此湖泊,“距黑龙江一百二三十里”。
此处的黑龙江就是现在的松花江,因为古人认为黑龙江发源于长白山,误将松花江视为黑龙江干流,《大金国志》记:“长白山,黑水发源于此,旧名粟末河,契丹目为混同江。”《旧满洲档》《满洲实录》注记:“萨哈连即混同江,一说黑龙江是也,此源从长白山发出。”从距离上看,镜泊湖也是最接近的。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约布尔湖里。”此文献是后来清朝编撰,对神话传说进行了美化,并且将祖先起源地和金国传说中的神山——长白山嫁接,实则是为了彰显正统的做法,不可信。
但不管如何,我们都没必要太拘泥于传说中的描述,毕竟传说只是口口相传的一些记忆构成,这些记忆总会不断被修改,其最初的样子已经无法得知。例如这个湖泊,说不定就是某个毫不起眼的小池,只是后来被渲染夸大了。我们更应该从传说中找到某些民族演变的信息。
我们仔细端详这个传说,会发现此传说和商朝始祖起源的传说十分相似。《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我曾经写过相关的文章说过,商朝的始祖实际上就起源于东北辽河流域,商朝始祖“鸟生”的传说一点也不奇怪。当时东方的部落大多以鸟为图腾,商朝就是如此。而东北各民族都有鸟生的传说,而古代东北的扶余、高句丽、渤海等民族也有类似的传说。
传说中的女子是在野外沐浴,吞食野果或者鸟蛋而怀孕,这实际上反映了母系氏族时代末期的婚姻习俗,这种习俗在贵州、云南保留比较久。女子在外野合而怀孕,将在本部落生育,生下的孩子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个孩子长大后,又单独成为了一个部落,可见开始过渡到了父系始祖时代。商朝的契、先周的后稷都是本族第一位男性始祖。
虽然神话传说有助于人们了解满洲的起源,但是难以明确其世系。努尔哈赤曾说自己的祖先是天女所生,努尔哈赤斥责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说,已之祖先为天女所生,“乃十世、十五世以来的事”。从《武皇帝实录》记载分析,从满洲始祖到努尔哈赤至少也有十二世。努尔哈赤是孟特穆的六世孙,两者共七世。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孟特穆父的挥厚为第五世。就算按照十二世计算,布库里英雄生活的年代在金朝。
金国时期,满洲的先祖胡里改部等居住在牡丹江流域。金国在牡丹江流域设胡里改路,又称呼尔哈路,很明显“呼尔哈”也就是“虎尔哈”。胡里改和虎尔哈都来自于河流名字,金国称牡丹江上游为胡里改江或者虎尔哈河。1126年,金国制造靖康之变,掳徽钦二帝北上,其大部分被俘虏之人就被安置在胡里改路的五国城。想必这些俘虏后裔都融入到了胡里改人之中。
根据传说,布库里顺流而下,最终在在一个两江交汇的渡口上岸。他平息此地三姓部落的争夺,取当地部族之女为妻,逐渐形成了满洲部落。这里的渡口,正好是牡丹江和松花江交汇的依兰,中原、朝鲜记载的满洲先祖胡里改部等也正好居住于此。在满语中,“三姓”称为“依兰哈喇”,这就是“依兰”一词的来源。康熙年间,曾在依兰五国城村祥龙屯初设三姓城,清朝时期的依兰三姓是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业勒,和传说中的三姓是否一致就不得而知了。
金国早期,胡里改部原本不属于女真,但被女真所征服,被纳入到金国的统一管辖范围之内,并被编入猛安谋克之中。金国中后期,上京空虚,就迁徙了胡里改部的两个猛安到五国城一带,胡里改人开始在此定居,逐渐融入到女真部落之中。
元朝时期,在胡里改等部落设置了五大万户府,分别是桃温(今汤旺河古称,在黑龙江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胡里改(治所在黑龙江依兰县)、斡朵里(府治在依兰县境马大屯附近)、脱斡怜(今黑龙江桦川)、孛苦江(一般认为在今黑龙江富锦县西南境)。元末明初的时候,五个万户只剩下了桃温、胡里改、斡朵里三个万户。
根据朝鲜史料《龙飞御天歌》的记载,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姓夹温,而《李朝实录》则记载他姓童(佟)。夹温就是金代的夹谷(清朝翻译为觉罗),转为汉姓就是仝,《金史·国语解》解释“夹谷曰仝。”仝发音为“tong”,后来为了方便就直接写作了童或佟,现在依然是满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金朝的一个著名大臣叫夹谷清臣,他居住在胡里改路的恒笃。夹谷清臣的女儿曾入宫为妃,他自己也后来升职为尚书左丞,进平章政事,并被封为芮国公。夹谷姓乃是金国地位最高的姓氏之一,在金宣宗时期,西京副统程琢因功勋卓著,获得“夹谷氏”的赐姓,但他依然不满意,要求再赐国姓。金宣宗最终为其改赐完颜。
胡里改部原姓氏为古伦(国伦),而《李朝实录》明确记载,胡里改路的首领阿哈出姓金。在女真语中,“国论”即“国姓”之意,那么说古伦姓就是金氏也的确说得过去。此外,胡里改部酋长也被记载为完颜氏,该部在明末称为“完颜部”。从这些线索来看,满洲五部中的胡里改(完颜部)则可能是金国王室后裔。
据古籍记载,猛哥帖木儿堂弟于虚里之孙童清礼曾说“大金乃我远祖,其强莫”。当然,这里可能攀亲的嫌疑,所以我们还要参考其他的资料。朝鲜位于长白山之南,对女真的历史也了解比较多,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例如朝鲜的成俊、李克均认为“兀良哈乃野入中平民,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说满洲各部是大金后裔,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只是认为满洲是金国人后裔,并非认为满洲就是金国皇族后裔。
斡朵里和胡里改等部落自古就相互通婚,到明末已经基本融为一体。努尔哈赤是斡朵里部之人,姓佟或者觉罗,他后来子孙将胡里改部的金(爱新)也加上,也就变成了“爱新觉罗”,如此做法,自然是以此表示继承金国之大统。
至于网上流传的“满洲起源于西伯利亚通古斯”的言论,则是明粉编造的谣言,其目的是为了从民族起源上宣传满蒙非中国论,配合日本分裂中国,用心险恶。而且其理论也没有搞清楚通古斯的概念,因而牵强附会甚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