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南宁,五象新区依旧被烈日镀上一层金芒。在总部基地高楼群中,一组银白色“水晶棱柱”在绿树间若隐若现。
这是位于五象总部基地的中银大厦。去年,该中心已经建造完成,现在进行室内装修中,预计很快就可以启用。全面亮灯后让“五象核心地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座由贝聿铭建筑事务所操刀的大厦,与香港中银大厦同出一门,自规划起便被视为“南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注脚”。
当灯光亮起的瞬间,玻璃幕墙折射出的不仅是城市的繁华,更是一段“中银系”建筑传奇。
若要理解五象中银大厦的分量,首先需要回溯“中银大厦”的血脉。
作为中国银行在全球的核心标识,其建筑往往承载着金融实力与城市能级的双重象征。
目前,国内“中银大厦”不少,最具代表性的分别坐落于香港、北京、上海等,每一座都刻着时代的印记。而南宁中银大厦,也将是载入这座城市底座的重要一笔。
香港中银大厦,这是最为人熟知的中银大厦之一。作为维多利亚湾沿岸经典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建成时是美国高楼之外的最高建筑,现已成为香港的象征之一。
图 | 香港中银大厦(来源:百度百科)
它位于中环花园道1号,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从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4月动工,1989年建成。1990年5月,高367.4米的香港中银大厦正式启用,超越汇丰银行大楼成为“香港第一高楼”,也让世界记住了“贝聿铭的东方美学”。
其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大厦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巧妙结合。
而最精彩的是关于这个建筑的风水传说,至今仍被人所津津乐道,感兴趣的老铁可以自行查阅。
图 |北京中银总部大厦(来源:贝氏建筑事务所,侵删)
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地处长安街与西单商业街交叉路口西北角,由贝聿铭主持设计。大厦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分为地上15层,地下4层,楼高45米。整体风格大气稳重,将现代建筑理念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彰显出中国银行作为金融巨头的雄厚实力。
图 | 上海中银大厦(来源: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上海外滩23号的中银大厦,始建于1936年10月,据说是由当时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贝聿铭先生的父亲贝祖贻主持建设,共17层,钢框架结构,顶部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它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惟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出资、主持设计、建造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是中国民族特色与西方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范例,199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银大厦与贝氏家族有莫大的联系。从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大楼,到香港中环、北京长安街,再到苏州、上海临港新城、广西南宁、海南海口,贝氏陪伴中国银行已走过近百年。
近年来,贝氏建筑事务所继续参与中国银行的多个项目,如北京中银大厦、上海中银金融中心等,这些作品构成了贝聿铭家族与中国银行跨越百年的深厚渊源。
图 | 广州番禺中银大厦被戏称“蟑螂大厦”(来源:小红书©jedi,侵删)
回到南宁五象新区,这座中银大厦由贝氏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
南宁中银金融中心(下称“南宁中银大厦”),两座高度不同的塔楼,由低矮裙楼统一起来。其中较小塔楼的外表,覆盖着晶莹的双层幕墙,当夜幕降临时,它会变身为城市中一座发亮的水晶立方体。
“水晶塔”寓意“银光闪闪”、“财源广进”,这是中国银行在南宁打造的、真正面向国际的金融中心。
图 | 南宁五象总部基地的中银大厦
同样是贝聿铭建筑事务的“中银系”作品。尽管高度不及香港中银,但其设计语言却精准复刻了“贝氏基因”。
几何美学。建筑主体由玻璃幕墙构成,较低的东塔建筑像极了“水晶盒子”,与贝氏在巴黎做的“玻璃金字塔”相得益彰。
技术传承。采用双层Low-E玻璃幕墙,配合智能遮阳系统,既保证室内采光,又能耗降低。在此,可360°俯瞰五象新区与邕江。
图 | 南宁中银大厦
南宁中银大厦更强调“产融结合”,裙楼规划为国际会议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中心,顶层引入东盟文化展厅,直接对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功能,成为南宁面向东盟的“国际化窗口”。
在南宁,五象新区的崛起,始于2006年广西“十一五”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新中心”。经过19年建设,这里已形成新都市的空间格局和城市面貌。
而总部基地聚集了众多头部房企的标杆项目,成为南宁罕见的地标群。
图 | 五象总部基地高楼林立
在超百栋高楼中,每一座都曾以“地标”自居。龙光国际、宝能环球金融中心、海尔青啤广场、富雅国际总部、广西合景国际金融广场、南宁绿地中心、五象航洋城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地标大厦,无论高度还是设计,都拿出自己的特色。
五象新区如此众多的地标建筑,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核心地标呢?这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在南宁中银大厦亮灯后,“谁才是核心地标”的答案或许逐渐清晰。
图 | 南宁中银大厦亮灯(来源:南玻集团华南营销中心)
中银金融中心项目位于五象大道南侧,总建筑面积约15.02万平方米,由东西两栋塔楼、3层裙楼以及3层地下室构成,其中东塔楼高度约85米,西塔楼高度约164米,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层次。
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局部商业、营业厅、业务中心、数据机房等。
图 | 南宁中银大厦
据供应商相关负责人介绍,中银大厦是区域内少有的大体量单元式幕墙项目,且全面采用全超白双银Low-E复合结构玻璃。
幕墙面积约八万平方米,共17330片玻璃。
图 | 南宁中银大厦室内大堂(来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群楼采光顶幕墙,搭配极具韵律感的天花挂毯设计,自然光线与幕墙结合,串联银行,商业等多元体业态,营造出一个开放互动的共享空间。
中庭顶部设计了富有韵律感的格子天花板,赋予室内具有秩序感的空间,这也是贝聿铭先生经典的吊顶设计手法。
图 | 裙楼中庭顶部(来源:南玻集团华南营销中心)
这是一个兼具商业、办公的综合体建筑,项目已于2024年10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
2025年8月21日至25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对中银金融中心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调整进行了批前公示。当然,这是基于实际需求和城市发展理念的优化升级,涵盖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优化等多个方面。整体外观基本成型。
图 | 五象大道旁的中银大厦
作为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与中银香港东南亚运营中心,它是落实中国银行总行与广西区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标性项目,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提质升级做出新的贡献。
南宁中银大厦凭借其独特的设计背景、重要的金融地位以及国际化的定位,在这场地标之争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五象新区对外展示的国际化窗口。
中银大厦建成招商后,众多企业也将陆续入驻,它将逐渐成为五象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之一。向外,它代表着五象新区乃至南宁与国际接轨的形象,吸引着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资源汇聚。
图 | 五象总部基地
随着五象核心区的不断发展,周边的房地产市场也备受关注。对于想要在这一区域置业的购房者来说,也是入手的好时机。如今在售的都是实力较强的项目,如威宁青运村、广旅湖峰尊府等,改善客群可关注。
五象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银大厦的亮相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五象新区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成为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