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成与结构大揭秘
从组成上看,氧化钠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而过氧化钠则是由两个钠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组合而成。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个氧原子,它可是让两种物质性质产生巨大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
深入到微观结构层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它的结构相对简单,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Na+)和氧离子(O2−)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而过氧化钠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它的结构中存在过氧根离子(O22−),同样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而过氧根离子内部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则是通过非极性共价键相连。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过氧化钠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比如强氧化性,这可是氧化钠所不具备的。
二、物理性质大比拼
1. 外观颜色有差异
氧化钠通常呈现出白色的状态,一般以粉末状或无定形片状存在。而过氧化钠则是淡黄色的固体,这种颜色上的明显区别,在实验室中一眼就能将它们分辨开来。
2. 密度大小各不同
在密度方面,氧化钠的密度约为2.27g/cm3,而过氧化钠的密度稍大一些,大约是2.805g/cm3。这意味着相同体积的两种物质,过氧化钠会更重一些。
3. 熔点高低见分晓
氧化钠的熔点比较高,达到了1132℃。而过氧化钠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460℃。从熔点的差异我们也能看出,它们在受热时的稳定性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