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从一开始就面临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问题。
在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的接班之路并不容易,从“辞职”到回归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波折。
但如果宗馥莉没有犯大的错误,她的接班就是符合道义和公众期待的,所以在“娃哈哈的声明”中有这样一句话,“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或许背后有过博弈,但最终是股东妥协了,而宗馥莉也不是真的想丢掉权杖,于是她回来执掌大权,快速推动变革。
回头来看,“各股东”除了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宗馥莉和职工持股会之外,还有谁呢?除了宗馥莉之外,其他股东迄今为止都没有公开发声。
![]()
如果以“娃小宗”替代“娃哈哈”,那就是宗馥莉犯大错了。
要是随便注册个商标就能把品牌做起来,那做品牌也太容易了一些。宗家的人也有过尝试,事实证明消费者、市场只认娃哈哈,不管带不带一个“宗”字。
上面的声明说得很明白,宗馥莉继续履行管理权的目的在于娃哈哈的平稳健康发展,离开这个前提,那她的权柄就失去了基础。
一年多时间,宗馥莉都在忙什么?
关娃哈哈旗下的工厂,娃哈哈旗下公司更名,跟员工打官司,整顿经销商,被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告上法庭……
这样的表现难免让股东质疑,何况还有尝试转走“娃哈哈”商标的做法,尽管你有理由,但股东也有理由啊。
如果一切都按照宗馥莉的想法,那娃哈哈就完全跟被她的宏胜饮料集团“收购”一样。那时候,股东的利益、权益如何保障?
“娃小宗”替代不了“娃哈哈”,如果宗馥莉一意孤行,那其实等于背叛了父亲的期望和品牌道义,失去了“正统性”,无法说服消费者和经销商体系认同你。
![]()
娃哈哈离不开宗馥莉?不见得,但凡能继续,宗馥莉就不会再次甩手不干
我看网上有人力挺宗馥莉,说什么反正有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何不置之不理,让娃哈哈自生自灭,到时候大家就知道宗馥莉是不可或缺了。
十足的昏招。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有企业经营才能的人比比皆是。没了张屠夫,难道还要吃带毛猪不成。
宗馥莉不干或干不好,那争着想干好的人会有不少,就是宗庆后的弟弟、宗馥莉的叔叔,都可能愿意“伸一把手,出一份力”。
从某种意义上,不是娃哈哈离不开宗馥莉,而是宗馥莉离不开娃哈哈。
无论宗庆后还是宗馥莉,都很难把娃哈哈完全变成自己的企业。当然,只要有可能继续,宗馥莉也不至于甩手不干,她是强势不假,但她不傻。
![]()
没有了娃哈哈,宏胜饮料集团用多少时间能够打造成功新的品牌?
按照一些人的逻辑,宗馥莉可以傲娇一些:等别人把企业做失败了,终究还要请她回来,否则公司衰落,员工的工资、就业和股东的分红哪里来?
公司失败了,股份就一文不值了,到时候宗馥莉稍微出点钱就能买回来。
所以无论是股东还是老员工都应该向宗馥莉妥协才对,而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公司成败维系在宗馥莉身上的基础上。
如果换成宗庆后还差不多,而要是宗馥莉,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够。
国企股东看重的就是企业的稳健发展,宗馥莉的举动无疑是没有在股东这里赢得信任票。
问题不能再拖了,要么是股东再次妥协,要么是宗馥莉妥协,要么就是宗馥莉以合适的价格收购其他股东的股份,要么就要是接受股东的监督和制约。
大家都离不开娃哈哈,做新品牌没有那么容易,没有娃哈哈的依托和加持,宏胜饮料集团就很难把新品牌做起来。
![]()
娃哈哈可以变,但只能是变好而不能是变差。
宗馥莉曾见过父亲和自己的不同,在她看来,父亲是凭借他的“家文化”,成就了一个娃哈哈,而她觉得两代人有两代人的差异,“我可以在精神上学习,但在管理上要自立,我要以自己的方式再造一个不一样的饮料帝国……父亲对我所做的一切,也渐渐从不放心、不理解,转变成不干预、不反对。”
这或许说明了宗馥莉的能力。
“扎根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让中国食源文化走向世界,以创新推动传统行业升级发展”,“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件事有价值地持续做下去,如果把目光放到未来三年,同台竞技的人有很多;但如果把目光放到未来十年、二十年,那么竞争者就所剩不多。视野越长远,步伐越坚定。”
言犹在耳,人们也要听其言观其行。
现在的宗馥莉说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了,她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轨迹,有些事尝试过才知道不假,但有些事也确实不能越雷池一步。
宗庆后给了宗馥莉一个很高的起点,宗馥莉不能浪费掉,也不应该浪费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