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居博主为了博眼球,不断提出新的装修概念,其中「去客厅化」正是被频频提及的一种。
我觉得,「去客厅化」的本质是客厅变了样子,不是说客厅没用了。就像以前穿棉袄,现在穿羽绒服,衣服形态变了,可“保暖”的需求没消失。
「去客厅化」看似迎合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强调极简、高效与个性,但我们真的不再需要“厅”了吗?下面咱就深入聊聊「去客厅化」。
1、「去客厅化」为何火热?
「去客厅化」能火,确实有它的道理,它击中了现代生活的某些痛点。
先说说客观原因——
①房子面积狭小:尤其在大城市的小户型,每一平方米都要精打细算,传统“沙发+茶几+电视墙”的客厅布置,被不少人视为对面积的“浪费”。
②娱乐方式改变:以前一到晚上,全家围在客厅看新闻、电视剧。现在是“人手一屏”,电视可能一个月开不了一次。既然电视不看了,那为了电视留的沙发、电视墙,自然就成了“多余”,大家就想把这些“没用的”去掉。
③生活节奏加快:现在人生活节奏快,早上匆忙出门上班,晚上回来要么加班、要么累瘫,根本没心思“坐在客厅闲聊”,各自躺在床上休息,客厅似乎就成了摆设。
再往深了说,还有个更核心的原因——少有客人来家里了!
以前朋友聚会、亲戚串门,都是往家里带,客厅就是“待客主力区”。现在呢?社交聊天在线上,聚会选在外面的火锅店、咖啡店,原本属于客厅的“社交功能”就基本闲置了。
既然没人来,那为何要专门留“客厅”?这才是「去客厅化」火起来的深层原因。
2、厅,是去不掉的!
虽说客厅的功能弱化了,但“厅”是去不掉的,你吃饭、喝茶、偶尔想坐下来聊两句,都得有个空间吧?
①没厅的家,缺少仪式感和归属感
客厅是一个家的“精神中心”,象征着归属与共处。
它是家庭仪式的发生地——春节围坐、周末电影夜、生日聚会……要是没了厅,这些事儿在哪儿做?在卧室太挤,在厨房太乱,总觉得少了点“家的样子”。那种一家人凑在一块儿的仪式感,没厅还真凑不起来。
②没厅,家人互动就彻底没了
没有客厅,家就更像集体宿舍,各自窝在自己的房间。
真正促进家人感情的,常常是那些非计划性的时刻——父母在看电视,孩子在地毯上玩玩具,另一半在旁边看书...虽然都各玩各的,但偶尔孩子举着玩具问爸妈“你看这个好玩吗”……这些微小却珍贵的互动,需要一个共享的、舒适的空间。
③没厅,线下社交就更难了
线上聊得再热络,也不如线下坐一块儿喝杯茶、聊聊天来得实在。
当重要的朋友来访、长辈探亲、孩子带同学回家时,你依然需要一个得体、开放的空间去接待。要是没了厅,这些深度的线下社交,就没地方去,就要错失了。
④没厅,家里的动线就乱了
大多数房子的户型,客厅都在中间,一边连玄关、餐厅、厨房,一边连着卧室、卫生间,是家里的“动线枢纽”。
要是没了厅,从玄关直接就进卧室、进厨房,会导致动线混乱、空间割裂,比如从进门直接见到卧室床铺,缺乏缓冲与过渡,空间也会显得特别乱,没有章法。
⑤没厅,以后可能会后悔
家庭需求是会变的——单身时可能觉得「客厅无用」,结婚后需要「两人休闲区」,有孩子后需要「亲子活动区」,父母来访时需要「待客区」。客厅可根据不同阶段需求调整功能,而「去客厅化」后再想恢复,成本就极高了。
退一步说,就算平时没客人,万一有亲戚来家里,没有客厅的话,难不成让人家坐在卧室里聊天?
3、「去客厅化」不是去掉客厅!
所谓「去客厅化」不是真的去掉厅,而是把厅从“专门待客”改成“服务家人”,让它更贴合咱们现在的生活,不再围绕“沙发+茶几+电视”,于是“厅”就有了新形态:
①功能融合型:一厅多用
在保留客厅格局的基础上,加些实用的设计。
比如电视墙做成书墙,摆上常看的书和孩子的绘本,平时能在这儿看书;比如用书桌代替茶几,偶尔能在家办公学习;
这样一来,厅还是那个厅,但功能叠在一起,比传统客厅实用多了,也不浪费空间。
②灵活设计型:跟着需求走
选用模块沙发、可移动茶几、隐藏式投影等轻体量、易变化的家具,让空间能随时在会客模式、亲子模式、影音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③情感交流型:拉近空间距离
比如餐厨客一体化设计(LDK模式),这种厅把做饭、吃饭、休息连在一起,家人不用各待一处,增强家人间的互动与陪伴,日子也热闹多了。
最后再说几句
在没有“客”的当下,现代人的“厅”拥有了更多的可能——能当健身区、能当亲子区、能当书房...,怎么舒服怎么来。但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厅”这个物理空间一直都在,变的只是里面的人和事。所以别再盲目「去客厅化」了,更别真把厅给去掉了,保留一个能让家人聚在一起、能跟着需求变的厅,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