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乌克兰点燃了俄罗斯的石油枢纽,双方都开始下狠手了!而且这次又是无人机以小博大!
据美联社报道,乌克兰无人机近日成功袭击了俄罗斯列宁格勒地区的基里希炼油厂,这可是俄罗斯最大的炼油设施之一,袭击后引发大火并造成设施严重受损。虽然俄方确认没有人员伤亡,但这次袭击的战略意义远超表面损失。
基里希炼油厂距离俄乌边境数百公里,却依然成为了乌克兰无人机的目标。仅前两个月,就有至少17个俄罗斯能源设施遭到类似袭击。乌克兰已经成功将E-300 SkyRanger等轻型飞机改装成远程无人机,配备100公斤有效载荷,航程超过1000公里。这意味着俄罗斯境内几乎没有绝对安全的后方了。
目前,俄罗斯炼油厂已经损失了约10%的产能,多家重要炼油厂被迫停产或减产。梁赞炼油厂占俄罗斯石油公司5%的炼油量,1月24日已经停产;伏尔加格勒炼油厂2月3日被击中后产能仅剩60%;阿斯特拉罕天然气加工厂2月4日遭袭后至今闲置,维修可能持续好几个月。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炼油厂,距离边境2300公里,8月遭袭后也损失了近一半的产能。
更要命的是技术依赖问题。我查阅的资料显示,俄罗斯炼油厂约80%的关键设备依赖西方技术,催化重整装置、反应器、压缩机,这些核心设备只有30-45%实现了国产化。在制裁背景下,每一次袭击后的修复都变得异常困难。能源与金融研究所的专家透露,即使在苏联时期,炼油技术也主要从西方购买。这种技术断层在战时暴露得格外明显。
国内燃料危机正在发酵。莫斯科已经延长了汽油出口禁令,但即便优先保障国内供应,俄罗斯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涨幅仍达到50%。据估算,俄罗斯每天从原油和石油产品出口中获得的收入减少了约5亿美元。普通的俄罗斯民众正在承受着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
为了防御无人机,俄罗斯经常中断移动互联网服务,防止乌克兰无人机利用俄罗斯的移动网络导航。但这样做,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在线支付瘫痪、电商停摆、网约车无法使用。俄罗斯央行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提取现金。
乌克兰在选择打击目标时,还是展现出了战略克制。这可不是乌克兰心慈手软,他们完全有能力造成更大的破坏,却有意控制打击规模,避免引发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这种精准的分寸感,既对俄罗斯施加了足够压力,又没有失去国际社会支持。相比之下,俄罗斯每次报复性打击乌克兰电力设施,反而在国际舆论上处于被动。
据报道,乌克兰即将投入使用的"火烈鸟"导弹系统将进一步提升打击能力。专家预测,到2025年底,俄罗斯可能失去20%的炼油产能。
现代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经济、技术、心理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乌克兰用相对简陋的改装无人机,撬动了俄罗斯整个能源体系的脆弱神经。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战法,可能会成为未来冲突的标准模式。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提议用煤炭替代石油,但这显然是无奈之举。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能源储备的国家,却可能因为无人机袭击而面临能源危机。英国智库专家戴维·基里琴科直言不讳:无人机袭击正在将俄罗斯推向"砍柴时代"。
这种说法显然带有讽刺意味,但结合我上期视频提到美国即将实施第二轮制裁措施的新闻,对于俄罗斯而言,这的确是个不小的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