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份开始,阿里在杭州以绝密状态封闭开发了一款产品,名字叫「高德扫街榜」。
准确说,这应该是高德产品里的一个模块,但它在产品层面的意义绝对大于一个榜单功能。
先看下产品形态。
入口就在高德 App 首页的菜单里,点击进入后就能看到这个「高德扫街榜」了。
乍一看,你可能会有一种大众点评和美团的错觉,因为这里集合了吃喝玩乐的各种推荐。
的确,从产品形态来看,高德扫街榜和大众点评的推荐确实很像。
不过,看产品不能只看功能。
功能只是逻辑、交互、视觉的集合,产品背后的定位、业务、商业逻辑才是决定一款产品是什么的关键因素。
那么,高德扫街榜是什么呢?
基于官方表达的信息,我觉得高德扫街榜是一套「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
你可能会好奇,一个推荐榜单和信用体系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我们可能需要先谈谈大众点评。
当我去一些餐厅吃饭时,经常能看到桌上摆放着一个立牌,上面写着用大众点评打卡好评可以得一份甜点或者饮料。
还有,当我去一些陌生城市准备找地方吃饭时,我也会根据大众点评的评分推荐选择餐厅。
可当我到了那家餐厅后,也能看到类似的立牌,或者服务员直接上来告诉我这个信息。
这么一来,大众点评其实就成了商家点评,那些看似的好评和高分背后,可能就是商家送出的一份份甜点和饮料。
商家之所以这么做也能理解,因为只有好评多了评分高了,自己的店才有生意。
相反,一些不善运营的小店就会在这场博弈中落得下风,所以才会出现一些低分推荐店。
放在现在来看,我觉得大多数人通过网络了解一家店的方式无非三种,奔着评分去、奔着差评躲、奔着网红打卡。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些真正好吃的、好逛的、值得去的地方被淹没在被主观营造的大数据和算法中。
我觉得美食和打卡推荐可以分为三个产品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大众点评为代表,第二个阶段以小红书和抖音为代表。
而第三个阶段,或许就是以高德扫街榜为代表。
注意,我说的是或许,因为从产品背后的逻辑来看,高德是在做一件和大众点评以及小红书抖音都不一样的事。
关于这件事,高德要搞定几个关键环节,分别是数据、算法、信用体系。
前面说了,高德扫街榜是一套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他们在数据维度上采用了三部分,分别是用户行为数据、用户评价数据、以及用户信用数据。
现在打开高德扫街榜中的任一商家,往下翻就可以看到这些数据分布。
先说第一部分,行为数据。
行为数据能相对客观反映一个结果,那就是用户到店。
具体体现在导航、搜索、到达、收藏,权重各不一样,我觉得权重最高的一定是到达数据,再叠加里程、复到、回头客。
只有觉得好,才会去,一旦去就有出行成本。
说得直白点,如果我得知一家店不错,那我一定会去试试。如果它真的不错,那我一定会再去,即便是远道而来也去。
因此,这是用脚投票。
不过即便到了也不能证明这是一家好店,可能是因为其他信息源推荐过来的,到了后发现差强人意。
这时候就需要第二部分数据,用户评价。
用户评价数据能反映到店后的真实情况,但这部分数据也有一个不足,那就是偏主观。
就以吃为例,百人百口,有的人觉得好吃,有的人觉得一般,所以评价数据用来反映到店后的整体体验值。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我可以去,我也可以好评,但如何证明我是公证客观且不带任何指向性产生的数据呢?
于是就需要第三部分数据来提供支撑,用户信用数据,阿里体系内有一个天然的信用数据,就是芝麻信用分。
至此,必要的三个数据有了。
尤其是行为数据,这是高德相较于其他产品的优势之处,目前高德有 8 亿月活用户,产生的行为数据体量是惊人的。
有了数据,还需要有算法,这样才能基于多维度的数据体系构建一个综合评分。
在这一步,高德选择用 AI 的方式来完成算法评分,这个综合分不是一个唯一定量,可能不同时间随着前面几个数据维度的改变,综合分也会动态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高德一定用上了阿里的千问大模型能力,这和过去按程序代码的评分和推荐机制有很大不同。
放到产品体验上,这个榜单理论上就不是一个静态榜单,而是会随着几个部分的数据变化而随时变化的榜单,至少是日更。
最后一个问题,阿里之前就做过失败的口碑网,现在换做高德再去做本地生活服务能成吗?
在我看来,这两款产品从是什么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些区别。
口碑网和高德扫街榜还是两类不同的产品,前者是和美团类似的生活服务平台,是入口。而后者更像一个线下服务参考,是出口。
过去,我们用大众点评和美团找店,然后用高德地图导航去。前者是入口,后者是到达工具。
现在高德想做的,是延续地图服务后的出口服务,是帮你到达好去处,方式就是构建前面说的信用体系。
为了确保这个信用体系的客观性,高德还宣布在这个环节永不商业化。
怎么说呢,出发点是好的。
至少目前来看,高德扫街榜还只是信息服务,没做交易闭环。
如果有一天我们出门前是打开高德找一找值得去的好地方,那这个信用体系就做成了。
信用体系的好处就是客观可衡量,商家不必在评分、好评、算法里内卷,用户也不用在琳琅满目的好评中迷失。
构建信用体系这件事对阿里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淘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支付宝这个信用体系。
看来,还是得做自己擅长的事,但新事情还得用新方法。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在线下产品训练营中我特别讲过产品、业务、商业之间的区别,也用对应方法教大家如何分析产品和业务,其实这就是实践的一环。
做产品不能只做功能,那样就沦为了工具人。产品思维和产品认知的升级,体现在一个个可落地的方法中。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做产品的能力,可以来参加一次我们的线下产品训练营,北京、上海、深圳正在报名中。
今年举办完后,训练营将结束,抓住最后上车机会:tangren05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