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之下,钢铁行业因其高能耗、高排放的特性,成为了实现绿色转型的重点攻坚领域。在这一方面,阳光新能源为中国宝武旗下的上海宝钢特钢打造的4.5MW光伏电站与10MW/30MWh储能电站已在上海宝山区正式投产运营。
其中,光伏每年可提供460万度绿电,储能电站应用阳光新能源自研电力现货交易算法,通过智能调度充放电策略,在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为企业生产供能保驾护航。
从宝钢特钢厂区向北驱车20公里,来到繁忙的罗泾港海岸线,阳光新能源上海宝钢罗泾低碳智造园区11MW光伏电站已在此稳定运行一年。在这里,阳光新能源充分发挥“魔方”技术平台优势,利用iSolarBP分布式智能评估设计软件对园区内16栋办公楼、厂房屋顶进行智能设计。该软件根据不同屋顶的朝向、面积、建筑结构等特点,因“顶”施策,在倾角、组件、线路排布方面进行智能优选。通过这样的精细化设计,实现了高效发电,降低了物料成本,还使光伏电站与建筑完美融合,从开工到并网仅耗时50天,创造了项目建设的高效典范。
与此同时,阳光新能源与中国宝武的合作版图并不局限于上海,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在安徽,9MW的马钢光伏项目助力企业开启绿色用能新篇章;在湖北,2.4MW的武钢项目为当地钢铁生产注入绿色动力;在上海本地,宝钢发展3MW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从光伏到储能,从钢铁生产制造的单个节点,到全产业链的降碳脱碳,阳光新能源与中国宝武旗下各类钢铁产业企业合作不断深入。通过定制化的“光储+钢铁”融合应用,为钢铁重工业生产降碳、绿色转型等提供针对性的行业零碳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宝武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在阳光新能源的助力下,中国宝武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座座光伏电站与储能电站如同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国宝武的钢铁产业版图之上,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与用电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宝钢特钢项目的光储融合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罗泾项目的高效建设与智能设计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力量,而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布局则彰显了双方合作的决心与实力。
展望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持续深入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光储+钢铁”的融合模式有望在钢铁行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引领整个钢铁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大步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