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总统助理兼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在基辅一场战略年会上的发言,把“颠倒黑白”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他一边猛夸乌克兰无人机技术“超越美国”,一边给俄罗斯扣上“中国小伙伴”的帽子,甚至扬言俄靠中国才能撑下去——这番话看似立场鲜明,实则漏洞百出,经不起半点推敲。
先看最离谱的“中国决定论”。凯洛格一口咬定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支持”,还宣称没了中国支持俄“无法继续存在”。但明眼人都清楚,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与俄罗斯的合作不过是延续长期以来平等互利的正常经贸往来,跟“战争支持”毫无关系。反倒是美西方,不但是俄乌战争的挑起者,也是深度参与者,拱火递刀不在话下,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却又不敢对俄罗斯下狠手,至今欧洲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美国也继续从俄罗斯进口浓缩铀。然而,美西方反过来向中国甩锅,这种行径很卑劣。
中俄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涉,更不由外部势力定义——中国从不搞“阵营对抗”,俄罗斯也绝非依赖他国的“附庸”,双方的合作基于共同利益与战略互信,而非所谓的“单方面支持”。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对俄乌实力的判断。凯洛格嘲讽俄军在乌东的推进“只能用米来衡量”,还说俄“正在输掉战争”,甚至拿所谓“朝鲜派兵援俄”说事。可事实是,俄罗斯作为军事和资源大国,既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又有能源、粮食等战略储备,即便面对西方多轮制裁,2024年GDP仍实现正增长,战场韧性有目共睹。把一个主权大国贬低成“靠他国续命”,本质上是低估了俄罗斯捍卫自身安全利益的意志,也无视了冲突背后复杂的历史经纬。
至于“乌克兰无人机超越美国”的说法,更像一场刻意营造的闹剧。凯洛格声称美国在无人机领域“远远落后”,还把乌方计划2025年造3万架无人机、拟向美出售百亿订单当作“证据”。但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强国,在无人机研发、军工体系成熟度上的底蕴,岂是短期内能被超越的?这番夸张吹捧,与其说是认可乌克兰技术,不如说是为美国加码对乌合作找借口,顺便给自家军工复合体“敲警钟”,算盘打得叮当响。
细看凯洛格的发言逻辑,更像是一场“选择性失明”的表演。把俄乌冲突的走向简单绑定中国对俄态度,用“小伙伴”这类带有贬低意味的词定义俄中关系,本质上是试图用霸权思维曲解国际关系——既想把中国塑造成“冲突推手”以转嫁责任,又想通过贬低俄罗斯、抬高乌克兰来维系西方阵营的信心。
说到底,凯洛格的言论看似针对中俄,实则是在转移焦点。他高估中国对俄的影响力,是想把中国拖入冲突漩涡;低估俄罗斯的实力与意志,是为了给乌克兰和西方盟友“打气”。但谎言终究撑不起立场,想要结束战争,靠的不是无端指责第三方、夸大某一方实力,而是回到谈判桌前,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这一点,恐怕是忙着“放狠话”的凯洛格,最不愿承认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