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近日在维也纳接受采访时声称:中国若想成为“全球大国”,就必须向俄罗斯施压以推动俄乌停火,否则可能面临欧美的进一步制裁。这种将中国与乌克兰问题强行捆绑的话术,不过是西方政客屡试不爽的“道义绑架”套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政客屡次将中国与乌克兰问题强行捆绑,试图将劝和促谈的责任转嫁中方,却对自身拱火事实避而不谈。
欧洲政客熟练运用“大国责任”的话术,本质上是一种道义绑架。他们将中国定义为“有能力影响俄罗斯的大国”,进而要求中国按西方意愿行事,否则便以制裁相威胁。这种叙事将国际关系简化为单向责任,完全忽视冲突的历史经纬与复杂成因。事实上,北约五次东扩将防线向东推进1000余公里,直接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触及俄罗斯“红线”时,西方却选择性遗忘自身在危机爆发中的责任,反而要求中国为其战略失误买单,这无异于“邻里失火却要路人担责”。
中方始终明确主张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到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12点原则,再到与巴西联合推动“六点共识”,中国始终呼吁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反对煽风点火与单边制裁。正如外交部所言,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但始终是和平的推动者。若中国真如西方所称“军援俄罗斯”,战场局势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欧洲一边指责中国“未充分施压俄罗斯”,一边却忽视一个关键事实: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互不干涉、战略协作基础上的成熟大国关系,而非西方想象中的“附庸”或“同盟”。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两国正常交往的一部分,而俄方扣押中欧班列货物时(理由为“防止军民两用物资流入乌克兰”),中方亦通过外交渠道积极沟通解决,并未放任自流。这恰恰说明中国既尊重他国安全关切,也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规则。舞制裁大棒的霸权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恰恰是西方政客,一边要求中国“劝和”,另一边却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欧洲已通过军工产业合同向乌克兰提供至少351亿欧元的军事援助,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军援来源。这种“递刀止战”的虚伪,暴露了其所谓“支持乌克兰”的真实目的——不过是借冲突消耗俄罗斯,同时为欧洲军工复合体谋取暴利。
欧洲政客对中国的指责,暴露了其双重标准。若真心追求和平,为何不推动北约停止东扩?为何不劝服美国降低制裁烈度?为何对自身在伊拉克、叙利亚、南联盟的军事行动避而不谈?正如塞尔维亚球迷在球场拉出的横幅所示:西方轰炸过的国家名单长达二十余个,其“和平卫士”人设早已崩塌。
中国的大国地位,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获得的,不会因西方政客的褒贬而动摇。中方推动沙特与伊朗和解、支持全球治理改革、倡导共同安全观,无不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之举。
历史终将证明,霸权逻辑行不通,阵营对抗没出路。王毅外长在维也纳与奥地利外长会谈时强调,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而非阵营一边。当欧洲政客沉迷于“大国责任”的话术游戏时,中国早已用行动给出答案:真正的大国担当,不在口头上的道德说教,而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行动中。点火容易灭火难,西方若真关心和平,就应停止煽动阵营对抗、摒弃冷战思维,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