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举行,但特朗普在48小时内,就对中国连放三招,还试图联合盟友实施对华“遏制措施”,他的目的是什么?然而,特朗普的一系列举动,反而暴露了他的焦虑,也凸显了美国面对中国的无力,为什么这么说?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中美第四轮贸易谈判已经开始。但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又坐不住了,直接对中国连放三招,先是公开鼓动欧洲盟友对华加征100%关税;紧接着又把23个中国实体拉入“出口管制清单”;最后还宣布在日本部署“提丰”导弹系统,射程范围覆盖了中国沿海地区,针对意图浓厚。但特朗普这些举动,反而暴露了他已经没招了。因为特朗普要求整个西方世界一起上,就知道仅凭美国自己,完全不是中国的对手。而且,特朗普在对华施压之际,还在加紧清理美国政府内部的“对华鹰派”,持续释放访华信号,可见所谓的“强硬”只是装出来的,他没有对中国“掀桌子”的底气。
但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绝不能让外界发现美国的虚弱,因此要竭力展示“美国依然强大”。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称,五角大楼已经启动了一个名为“SHOTCALLER”的机密计划,将投资108亿美元,一口气研发多达25款先进的武器。五角大楼此举的目的,就是让所谓的“太平洋威慑计划”进一步完善,从而构建针对中国的所谓“快速压倒性军事打击能力”。事实上,“SHOTCALLER”已经拿到了至少96亿美元的资金,代号“拆弹部队”“贝利”“黑色马林鱼”等项目已经加速推动,覆盖了高速打击、电子战等领域。
然而,这个所谓的“SHOTCALLER”,仅从投入资金的情况,就基本能确定是“烟雾弹”。要知道,印度此前曾实施了一个“制造业升级”计划,投入的资金也是上百亿美元,但具体内容只是坐等“中国输掉与美国的贸易战”后,承接中国外溢的产业和制造产能,这个计划最终不出意外地失败了。而美国研发多达25款先进武器,总投入勉强超过100亿美元。但在2025财年中,美军采购42架F-35A战机,就要拨款59亿美元,平均每架的成本高达1.4亿美元。而且,美军研发濒海战斗舰的总投入,也超过了300亿美元,结果这个项目最后彻底失败。从这些情况就能看出,“SHOTCALLER”项目大概率是编造的。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举动,进一步证明美国政治的本质,其实是“向内循环地表演”,因为美国政客更需要去捞取选票。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其他美国政客,他们面对一个政治议题,优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它能否塑造为一场清晰、挑动民众情绪的表演。而对华博弈,就是美国政客的“完美剧本”,因为不仅有一个“明确的对手”,还能炒作“影响国家安全”“抢走美国人的饭碗”等论调,让美国获得“受害者地位”。特朗普则能通过对华强硬姿态,把自己打造为“美国的救世主”。然而,特朗普第一任期还能对华极限施压,第二任期尝试了一个多月就主动退让了,可见美国是真的顶不住了。现在,无论是联合盟友,还是释放“烟雾弹”,美国的举措都影响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