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排长鲁长山、田小贵和花儿三人没能等到胜利就牺牲了实在可惜,万福庆虽然受伤了但大难不死,调到其他队伍的小驴子也回归了,再加上汤德远和高云虎两人鲁长山这个排一共四人活到了抗战胜利。
抗联的队伍融入了四野,接下来正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假如四人都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那么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们四名抗联老战士会被授予什么军衔呢?首先要弄明白四件事:
一、抗战胜利时四人的军衔
1940年抗联余部撤退至苏联境内休整,1942年抗联教导旅成立并列入苏军编制,番号是苏联远东军区第88独立步兵旅,官兵授予的也是苏军的军衔。
鲁长山牺牲前是中尉排长,高云虎和福庆是少尉,小驴子是中士,令人意外的是原来的二班长汤德远只是下士,比小驴子还低一级,这应该和他长达好几年没有归队有关,而且他还一直为大汉奸肖铁林做事。
二、四人军衔的含金量
抗联教导旅虽然是一个旅的编制,但刚成立的时候只有700人,旅长周保中一开始也只是少校,后来才晋升到中校,政委李兆麟是少校,教导旅下设三个营,营长也才是大尉,营连级干部之前基本上都是抗联军、师一级的领导,比如二营营长王效明大尉曾担任过抗联第七军政治部主任、参谋长、政委,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所以抗联教导旅军衔的含金量很高,而且抗战胜利后抗联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兵力就扩充到4.8万人,几乎是两个正规军的兵力了,毫无疑问战斗经验丰富的抗联老同志肯定会被重用,比如分散到基层连队担任担任副连长、连长甚至是副营长或营长等等。
东北人民自卫军和入关的八路军大部队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来又先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也就是四野,原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
教导旅似乎并没有成建制地改编为四野的某个军或纵队,主要是以干部、骨干或少量部队为基础融入四野,所以抗战胜利后汤德远、高云虎、福庆和小驴子基本上不会在一起了,而是分开各自发展,后面主要看的就是各自的能力和战功了。
三、四人的能力差异
老抗联时期鲁长山是排长,汤德远是二班长,鲁长山牺牲后汤德远虽然军衔不如高云虎、福庆和小驴子,但他仍是主心骨,三人也听他的指挥。
汤德远能力出众有大将之才,虽然因为离开过队伍几年对他有影响,但后面大战连连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考虑其他因素光以战功而论他的成就或许是最高的,经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洗礼汤德远应该能当个团长。
高云虎做事情有章法,老排长鲁长山就说他自己能拿主意,他的能力也相当出众,比如揪出游世龙这个日本特务主要就是他的功劳,他的成就估计也就比汤德远略逊一筹比如副团长,甚至并驾齐驱或略胜一筹都有可能。
小驴子虽然加入抗联最晚,但抗战胜利的时候他也是入伍六年的老兵了,抗美援朝的时候至少也是连长或副营长甚至是营长了。
遇事咋咋呼呼的福庆自嘲自己缺心眼,他当不了军事主官。
四、授勋的标准
汤德远、高云虎和福庆在抗战前就是抗联战士了,按照“红军不下校”的原则,他们三人至少都是少校。
小驴子大概是在1939年加入抗联,1955年授衔的时候抗日战争是个分水岭,这一点他相对来说有些吃亏。
1955年授衔如果四人都还在,汤德远上校团长的可能性较大,高云虎至少也是中校副团长或团参谋长,以及师部作战科长或侦察科长等等,当然也有可能和汤德远一样也是上校团长,福庆最多也就是个少校比如营教导员或师部作战参谋等等,小驴子大概是上尉连长或大尉副营长,也有可能是少校营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