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3日,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和ABS-CBN电视台报道称,就在美、日、菲三国联合军演在马尼拉湾以西的卡彭斯岛拉开帷幕之际,一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两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冲入菲律宾吕宋岛以西海域,对此次美日菲联合军演实施抵近监视和跟踪警戒,我们看到,在此次对峙事件过程中,美方始终毫无动作、规避正面接触,而菲律宾对中方舰艇抵近监视措施束手无策,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卡彭斯岛西北海域的风浪中,“巴彦淖尔”号的雷达天线正稳定旋转,舰艏的76毫米主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艘满载排水量达4200吨的054A型护卫舰将抵近监视的距离控制在35海里——这个恰好在菲律宾12海里领海之外的位置,既是对国际法的精准把握,更是对军事尺度的完美拿捏。
菲律宾海军寄予厚望的“何塞・里扎尔”号匆匆赶来时,两舰之间的距离一度缩短到1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在现代海战中几乎相当于脸贴脸对峙,054A舰上的鹰击-83反舰导弹只需要40秒就能完成攻击流程,76毫米主炮的炮弹更是20秒就能抵达目标。
“何塞・里扎尔”号的处境堪称尴尬。这艘菲律宾海军的“门面舰艇”是韩国在仁川级护卫舰基础上阉割而来的简化版,满载排水量仅2600吨,原本应该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的位置空空如也,防空只能靠两座固定式肩扛导弹发射架充数,最大航速也被限制在25节。
菲律宾当年为了省钱,不仅砍掉了关键的拖曳声呐,连最基本的近防系统都没配齐,使得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护卫舰实际战斗力还不如中国的056A型轻型护卫舰。当它向“巴彦淖尔”号发出离开“演习水域”的要求时,中方舰艇一句“我舰享有主权豁免”的回应,便让菲方所有的强硬说辞都成了空谈。
这场对峙的背后是法理与实力的双重博弈。中国舰艇始终将活动范围控制在沿海国领海之外,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自由航行的规定。而菲律宾所谓的“演习水域”本身就缺乏国际法依据,其领土范围在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中已有明确界定,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根本不在其中。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菲律宾近年来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借口邀请域外势力介入南海,却在真正的国际法框架下的自由航行面前暴跳如雷。“巴彦淖尔”号的抵近监视,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理亏与心虚。自黄岩岛博弈态势转变以来,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愈发主动,从仁爱礁到卡彭斯岛,这条由钢铁舰艇构筑的警戒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美海军“约翰・费恩”号导弹驱逐舰的雷达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中菲舰艇对峙的画面,但这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却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没有任何介入的迹象。这场代号为“三边联合海上合作”的军演本是美国“以菲制华”策略的最新展示,却在关键时刻暴露了其“造势有余、实战不足”的本质。
当菲律宾舰艇在10公里距离上与中国舰艇紧张对峙时,作为“盟友”的美国选择了沉默,日本“大隅”号登陆舰更是远远躲在演习区边缘,这场精心策划的联合军演瞬间沦为一场尴尬的独角戏。
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从来都带着精算的算盘。2024年7月美方宣布的5亿美元军援,到2025年初实际解冻的只有3.36亿美元,这些资金大多流向了能服务于美国战略的项目。
美方真正想要的是将菲律宾打造成牵制中国的“地缘炮灰”,通过鼓动菲律宾在南海制造摩擦,达到消耗中国精力的目的,而自身则尽量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这种“代理人战争”的套路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屡见不鲜,就像以色列在中东充当先锋一样,菲律宾被推到了对抗中国的最前线。
但不同于对以色列的实质性支持,美国给菲律宾的更多是口头承诺和象征性军演,当真正的冲突风险出现时,所谓的“盟友”立刻变成了旁观者。
这次联合军演的“临时性”和“示范性”特征早已暴露了其表演性质。美国海军不愿意为了菲律宾的利益而冒险与中国海军正面交锋,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中美南海博弈的力量对比变化。
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让美方不得不重新评估冲突风险——052D型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054A护卫舰的反潜能力足以覆盖南海大部分海域,这些现代化舰艇构筑的防御体系让美国在介入南海问题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更重要的是南海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这里的和平稳定,美方若贸然打破现状,必将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让菲律宾冲锋陷阵而自己保持距离,成了美国成本最低的选择,但这种战略退缩却让菲律宾的“狐假虎威”成了笑话。
回顾此前以色列对也门荷达台港口的轰炸,美方当时的默许态度与如今在南海的沉默形成了微妙呼应。这两种场景都揭示了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逻辑:只愿意支持对自己有利的冲突,而当需要付出实际代价时便会迅速抽身。
美日菲军演的锣鼓喧天与对峙时的沉默寡言形成的强烈反差,恰恰暴露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衰退——它已经无法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掌控地区局势,只能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军事存在维持最后的体面。
菲律宾海军的实力根本支撑不起其激进的南海政策。除了两艘“何塞・黎刹”级护卫舰外,其余10艘主力舰全都是没有导弹系统的纯火炮战舰,在现代海战中几乎就是活靶子。
更危险的是菲律宾正在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牺牲品。美方不仅鼓动菲律宾在南海制造摩擦,还试图在菲部署“堤丰”中导发射系统,将菲律宾变成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这种将本国领土变成大国博弈战场的做法,短期内可能带来些许军援利益,长期来看却是在拿国家主权做交易。
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向来有理有节,从仁爱礁的“坐滩”军舰到卡彭斯岛的抵近监视,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国际法,而菲律宾引进域外势力、不断挑衅的行为,正在一步步丧失国际社会的同情。联合国早已明确表态,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与联合国无关,菲律宾试图靠单边仲裁改变现状的努力注定徒劳无功。
马尼拉湾以西的65公里距离,丈量的不仅是舰艇之间的物理间隔,更是国家实力与战略意志的差距。中国舰艇的抵近监视既是对菲律宾引狼入室的警告,也是对美国“以菲制华”策略的反制。
这场没有硝烟的对峙证明,在国际法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才是南海各国的唯一正确选择,而任何试图依靠外部势力改变现状的做法,最终只会把自己逼入更深的死胡同。
参考资料:国际锐评丨这种烫手的钱终会让菲律宾从棋子变弃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