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9月8日,巴西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中方将以视频方式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俄方也已确认总统普京将出席。
然而,格外显眼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却决定缺席此次金砖线上峰会,改由外交部长苏杰生参加。
不得不说,印度这一决定,在金砖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也因此引发了外界对于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立场和战略考量的诸多猜测。
其中道理很简单。
因为此次金砖国家线上峰会的召开,是有着重要的背景和目标的。
要知道,在特朗普对全球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已经陆续对金砖国家巴西、印度等国加征了关税,巴西和印度的商品面临高达50%的关税,南非也被加征30%的“对等关税”。
毫无疑问,美国的这种行为,属于是严重扰乱了国际经贸秩序,也损害了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砖峰会应运而生,显然就是金砖国家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商量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应对美国的经济霸权。
换言之,这也是一次应对反霸权的重要会议。
比如巴西媒体称,各国与美国处于贸易谈判的不同阶段是召开此次峰会的原因之一。
而印度总理莫迪的缺席,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
从表面上看,印度似乎是害怕美国进一步的施压。
因为美国商务部长此前曾威胁称,印度要么支持美元和美国,要么就得准备好缴纳50%的关税,甚至暗示印度必须退出“金砖”。
这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印度一直以来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与美国和金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然而,在此次峰会中,印度却选择了向美国的压力低头,这表明印度在面对美国的强势态度时,内心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印度一直试图在美俄之间、在西方阵营和金砖国家之间脚踏两只船。
一方面,印度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军事、科技等领域与美国展开合作,获取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
例如,印度与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美国希望通过与印度合作,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对中国进行制衡。
但另一方面,印度又想在金砖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金砖国家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在发展中国家群体中的影响力,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然而,这种脚踏两只船的策略,在现实中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印度此次缺席金砖峰会,自以为符合自身利益,试图通过讨好美国来避免美国的进一步制裁,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但问题是,印度真能由此获得更大的利益吗?
事实上,这种选择可能会让印度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从金砖国家的角度来看,印度的缺席无疑是对金砖国家合作的一次打击,会在一定程度削弱金砖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俄等国一直希望金砖国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国际事务中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
而印度的缺席,可能会使得金砖国家在应对美国关税战等问题上的力量有所减弱,也让中俄等国对印度的合作诚意产生了怀疑。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印度虽然选择了缺席金砖峰会,但美国并不会因此而真正信任印度。
美国对印度的态度一直是复杂的,美国一方面希望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等国家;
但另一方面也对印度的发展心存警惕。
所以,印度即使选择缺席此次峰会,美国也可能会继续对印度提出各种要求,甚至可能会因为印度在其他问题上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再次对印度加征关税或采取其他制裁措施。
例如,在印度的人权问题上,美国就曾多次对印度提出批评,未来美国可能会以人权等问题为借口,继续对印度施加压力。
此外,印度的这种战略短视还可能会影响到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作为一个大国,印度应该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勇敢地面对霸权主义,而不是选择退缩和妥协。
印度的缺席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其在面对压力时的软弱和缺乏担当,这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对印度的信任度降低,也会影响到印度在国际合作中的吸引力。
印度此次在金砖 “反霸权” 线上峰会中的缺席,是其在面对美国压力时的一次无奈选择,也是其脚踏两只船战略的一次失败体现。
这种选择不仅可能会让印度在金砖国家中失去信任和地位,也无法真正获得美国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只会让印度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印度应该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只有坚定地站在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一边,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短期的利益,做出战略短视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