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战机越过边境,十几枚巡航导弹砸向这座人均 GDP 超 10 万美元的 “中东明珠”。不是零散的恐怖袭击,不是边境摩擦,而是堂而皇之的战争行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被以色列直接精准轰炸。
提起多哈,世人想到的是遍地豪车、摩天大楼,是和迪拜齐名的 “石油财富代名词”。在中东这片打了几十年的土地上,海湾石油富国始终是特殊的存在:沙特、科威特、阿联酋,还有卡塔尔,哪怕周边战火连天,它们的本土却从没被真正波及。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把 “家财” 换成了给美国的 “保护费”,用真金白银买 “安全承诺”。
卡塔尔讨好的最明显:2022 年,美国赐予 “非北约重要盟友” 的头衔,今年 5 月,特朗普访中东时,一口气签下 2435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还专门 “孝敬” 了一架价值 4 亿美元的私人飞机。在卡塔尔看来,这是 “花钱买平安” 的稳妥买卖,只要抱紧美国的大腿,就能在纷乱中东保住自己的财富王国。可谁能想到,前脚刚把飞机送出去,后脚以色列的导弹就落在了多哈的街头。
这一炸,炸碎的不只是多哈的建筑,更是所有海湾富国的 “安全幻象”。那些年复一年给美国交保护费的国家才猛然醒悟:原来美国的承诺,在以色列面前根本一文不值。早有人预警过这一天:当海湾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摆上台面,美国绝不会站在 “交钱的” 这边。中东再乱,大家潜意识里总觉得, 石油富国是安全的,多哈、迪拜和纽约、伦敦没区别。可现在,导弹落在了多哈,等于告诉所有人:美国收了钱,却办不了事,所谓的 “安全”,全是自欺欺人。
这场空袭,本质是一场十级地缘政治地震。从此往后,海湾富国再不会把美国的承诺当 “定心丸”,左右摇摆都没用,不找新的战略依靠,下一个被导弹盯上的,可能就是自己。有声音说,这或许是某些 “东方大国” 的机会,比如一直想在中东扩大影响力的印度;但更关键的是,中东的动荡可能要彻底升级了,当所有人都看清 “美国保护伞” 是纸糊的,那些手握石油权柄、又没了安全感的国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