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现已结束,然而这次会议将引发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意义正在发酵。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和对上合组织发展做出的具有长远规划而又具体富有实效的举措,还有“龙象共舞”的形象生动的描述,都在令全球观察家深思。笔者留意到,美国舆论也在埋怨特朗普把事情搞砸了。事实上,北京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正在书写新的宏大篇章,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破坏原有的美国全球战略,的确形成有利我国的形势,但是,变化的主要根据还在于内因,在于国家对于西藏和新疆发展的史无前例的“大投入”。
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拉萨街头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纽约时报》8月3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拉拢了印度30年,特朗普几个月就毁了这一切》的文章,称,历任美国总统都投入了庞大的外交资本来培养与印度的友谊,奠定了现代美印伙伴关系基础,视其为本世纪具有决定意义的全球关系之一。
可是,特朗普一个对印加税50%就闹僵了,结果,特朗普连打四个电话给莫迪也不接。事实上,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确立了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印度是这个重要一段。拜登接任后,深化推动“印太战略”,搞了很多小圈子。好了,这回特朗普亲手废了这个战略。
在天津,莫迪向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我们的合作关乎两国28亿人民的利益,也将为全人类的福祉铺平道路。”事实上,去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未来龙象经贸合作更有庞大空间。无疑,中印之间仍存在一些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分歧,求同存异,寻求竞争与合作的平衡,依然需要双边良性互动,但是,至少在当下,莫迪已清醒地认识到,发生冲突就是灾难,合作才有红利。可以判断,未来中印边境安全指数处于可期望的高位。
值得强调的是,当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和西藏正处于一个新的大发展的“井喷期”,这是铸就西部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基石,中国西部已从过去的边陲之地跃升为国家发展的前沿阵地。试想一下,西藏自治区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为166万平方公里,两区总面积约为28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领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29.8%,疆藏发展意义何等宏大。事实上,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疆藏地区蕴藏的资源还远远没有完全探明,尤其是各种稀有矿物。不少专家预言,国家当下对疆藏“大投入”的决策,正是挖掘潜力刺激“内需”的大手笔,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可限量,未来,中国人口回迁西部将是一个大趋势。
西藏自治区刚刚结束了成立60周年大庆。回首这一甲子,西藏实现了堪称奇迹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层面,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 12.9%。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藏同样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年前,这里没有一条柏油路、一座水电站;60年后,12.49万公里公路、1359公里铁路、183 条航线构建起了立体交通网络。拉林铁路通车后,像林芝市巴宜区久巴村的次仁多吉这样的村民,售卖松茸的效率大幅提升,收入显著增加。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和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彻底打通了农牧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的完工,让当地居民告别了柴油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西藏农村饮水安全也得到了根本解决,农牧区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100%。此外,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和 4G网络通达,极大地改善了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然而,这只是新的起点,今年7月19日,备受瞩目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一超级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 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5座白鹤滩,建设周期为10 年。雅鲁藏布江在全球大江大河中落差排名第一,其下游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规划装机容量6000万至 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藏下水电站的推进,对西藏乃至中国的能源格局影响深远。它将大幅提升我国清洁能源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有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由于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境内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对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水电资源一直颇为关注。事实上,墨脱水电站的水库具有季调节功能,可在雨季提前蓄水、错峰泄洪,理论上能降低下游洪峰流量。而且中国对跨境河流开发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奉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的政策,已与印度建立跨境河流对话机制,共享水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该水电站的建设对于推动中印合作是正面的,有望在防洪、航运等领域展开协同,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与稳定。
新藏铁路建设是另一个大手笔,被称为“拉动经济与巩固国防的钢铁动脉”。预计投资超过六千亿人民币,平均每公里3亿元。这条铁路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天路”,其建设难度超乎想象。最高点海拔达 5400米,远超青藏铁路的5072米,空气含氧量极低,施工人员需背着氧气瓶作业,工地帐篷24小时供氧。铁路要穿越200公里永冻土带。此外,还要跨越喀喇昆仑山23条活动断裂带,需要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岩层位移,为桥墩装上“弹簧脚”以抗八级强震 。
即使如此,国家也下决心建设新藏铁路,其意义不言而喻。从规划图可见,新藏铁路从新疆到西藏,基本是沿国境线行走,铁路往南可接上中尼铁路,往西能勾连中巴经济走廊,极大降低边境经贸发展成本。未来,还将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运输线路。西藏玉龙铜矿的矿石、新疆光伏板等产品也能方便走向国际市场,不但有力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还带动周边国家发展。同时,铁路建成后,国防物资包括重型装备可直达班公湖,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西部边疆的军事战略投送能力,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疆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十年,全国以及中国周边和全球的有识之士的目光都必然投向疆藏地区。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刘澜昌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香港资深媒体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