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将迎来著名表演艺术家嵇启明诞辰103周年的纪念日。这位出身镇江水乡的演员,以七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于银幕和舞台之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尤其是在《烈火中永生》里,他所饰演的叛徒甫志高,凭借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刻画以及极具感染力的精湛表演,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反派角色之一。
嵇启明于1922年9月11日降临在江苏镇江这片土地上,年少之际就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之中。1940年,年仅18岁的他,加入了长沙抗敌演剧二队。而后,在湖南、四川等地辗转巡回,出演了《小人物狂想曲》《丽人行》等诸多话剧作品。这段宝贵的演艺历程,不仅极大地磨砺了他的表演技艺,更让他对艺术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有了极为深刻的体悟。1945年,演剧队重组成为九队,他依旧活跃在舞台之上,在《在新事物面前》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个进步青年的鲜明形象,以戏剧为有力武器,不断唤醒民众心底炽热的爱国之情。
1949年,昆仑影业筹备拍摄《三毛流浪记》,剧组正在寻觅一位面相透着斯文,又带有几分市井气息的配角店员。彼时,嵇启明陪着同学前往试镜现场,却未曾想被导演赵明一眼看中,就这么机缘巧合地踏入了影坛。在随后的几年间,嵇启明活跃于大银幕,在黄佐临执导的《思想问题》中成功塑造了李振威一角,又在《上饶集中营》里饰演了革命者王大明。这些角色皆为正面人物,然而他尚未能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个人标签。
1965年,嵇启明迎来了演艺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角色——电影《烈火中永生》里的甫志高。甫志高这一角色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叛徒形象,其中蕴含着导演水华对于革命伦理的深邃思索。
在影片开拍前的三个月时间里,嵇启明做了三件看似细微却极为用心的事。其一,他刻意增重8斤,使得面颊呈现出松弛之态,以此营造出一种养尊处优的文职人员气质;其二,他对剧本中的所有台词重新进行标点处理,还用不同颜色来标注谄媚、恐惧、侥幸这三层不同的心理节奏;其三,他向川剧名丑虚心学习眼白上翻的技巧,目的是让甫志高在诱捕江姐的那场戏中,仅靠一个眼神便能流露出暗藏的杀机。
影片公映之后,观众来信中提及最多的并非是对江姐的致敬,而是感慨甫志高这个角色太逼真了,甚至有人说“我邻居就是他”。嵇启明这种开创性的生活化反派演绎方式,让甫志高成为了汉语语境里叛徒的代名词,然而,这也让他背负了长达二十年的骂名。他后来回忆,就连去买菜都会被小贩多收钱,还被小贩如此说道。
为了将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演员嵇启明下足了功夫。他一头扎进《红岩》原著之中,逐字逐句研读,力图吃透角色的底蕴。不仅如此,他还与导演进行了无数次深入探讨,反复剖析角色的心理动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表演上,嵇启明坚决摒弃了脸谱化的陈旧模式。他以细腻且富有层次的演绎,生动呈现出角色复杂的内心变化。从革命者身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虚荣,到叛变前夕的痛苦挣扎,再到沦为叛徒后的癫狂之态,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细腻画卷。
当剧情推进到双枪老太婆击毙甫志高的那一瞬间,观众席里掌声与抽泣声交织在一起。这热烈又复杂的反应,无疑是对嵇启明精湛表演的最好认可。他成功诠释出了这个角色可恨又可怜的多面性——他既是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加害者,同时也是旧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更是个人性格缺陷的承载者。
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后不久,嵇启明便无奈中断了银幕创作之路,回归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此后,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话剧教学工作之中。在执导经典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他别具一格地要求学生们以革命戏的思路去演绎,赋予其全新的诠释视角;而在排练《马克思秘史》时,他则带领大家研读《资本论》,并精心创作人物小传,力求深度挖掘角色内涵。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再度重返镜头前,相继参演了《怪圈》《夏之雨,冬之梦》等作品。尽管在其中戏份不算多,但他依旧延续着自己一贯秉持的心理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凭借极为细微的动作,巧妙地折射出时代的风云裂变。
步入2000年后,嵇启明长久受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却依旧坚守在病房,为学生们讲授最后一堂课。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于演员而言,最为荣耀且充满挑战的瞬间,便是观众将你视作真实的你,而非剧中的角色。想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就必须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同挖出其心脏般透彻,而后再精准地将那份灵魂的特质还原回去。”
2008年的寒冬,嵇启明于上海溘然长逝,享年86岁。他所遗留下的艺术瑰宝,除了《烈火中永生》《上饶集中营》等经典之作外,更宝贵的是他所开创的反派表演美学——摒弃符号化的简单呈现,凭借细节的真实去诠释人性的复杂维度。就像他在《官场现形记》中成功塑造的钱典史这一角色,仅仅一个眼神的流转、一声轻蔑的冷笑,便将官场中宵小之徒的卑鄙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值嵇启明诞辰103周年之时,我们再度品味他的艺术创作。这并非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缅怀追思,更促使我们思索:在当下价值多元的时代语境里,怎样如他一般,以艺术之光去照亮人性的深邃角落,让每一个角色都化作洞察时代的棱镜。
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我们共享的精神乐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同致敬经典,追忆影人的璀璨往昔,共同回溯那些镌刻在记忆中的美好岁月!期待您的关注,也欢迎您留下宝贵留言!(文中图片源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