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聊城冠县某中学食堂未设座椅、学生站着吃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9月13日,校方工作人员回应,该校食堂一直未设置座位,“学生都是站着吃饭,吃完便离开,没有必要安装座椅”。校方还表示,此举并无其他目的,属于学校传统,并强调该食堂曾被评为“省级优质食堂”,饭菜营养丰富。
从校方回应看,似乎“传统”二字就能解释一切。但事实上,传统不一定都是好的,更不一定是合理的。过去一些乡镇中学条件简陋,食堂没有座椅,甚至连餐桌也没有,学生不得不站着或蹲着就餐。如今时代不同了,办学条件上来了,公众对教育的认识也更全面了,再延续所谓的“传统”,岂不是“没苦硬吃”?
学校让学生站着吃饭,并给出漏洞百出、苍白无力的解释,这样的荒唐事并非首次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2018年8月,河南商丘某高中食堂板凳被撤,学生只能站着就餐,校方称此举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高学生就餐效率,以便节约时间去学习。2024年7月,有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某中学食堂只有桌子没有椅子,校方辩称没有椅子利大于弊,并给出3条理由:坐着吃饭不方便、此前椅子绊倒过学生、学生坐太久需要活动一下身体。
不难发现,此类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效率”的过度追求。一些学校总想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就连学生吃饭时间也要压缩。“快”并不等于“好”,从学生嘴里抢时间,挤出来三五分钟,未必能换来成绩的提高。连饭都吃不好,学生怎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过度挤压学生就餐时间,可能会降低学习效率、损害学习热情,最终得不偿失。
从视频看,学生们弯腰低头、快速扒饭,与其说是在吃饭,不如说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的中学生,长期以这种姿势进食,可能会对消化系统、脊柱发育造成一定负担。专家多次提醒,进食应当细嚼慢咽、身体自然放松,而不是站着囫囵吞枣。一顿饭吃得匆匆忙忙、浑身别扭,哪怕餐食再丰盛、营养再丰富,也称不上是一顿好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饮食休息的质量。一顿饭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简单填饱肚子。让学生能坐下来安心吃顿饭,同时稍事休息、短暂交流,对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大有裨益。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校方认为学生站着吃饭是“传统”,没有必要安装座椅,恰恰反映出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教育温度的缺失。一所学校真正值得传承的传统,应当是关爱学生、尊重规律、科学施教。一直让学生站着吃饭的食堂,究竟是怎么评上“省级优质食堂”的,也令人生疑。
总之,食堂不设座椅,看似不影响就餐,却真实反映出学校是否真正把学生的感受放在心里。让学生坐下来安心吃饭,不仅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是教书育人题中应有之义。这份在日常之中流露出的尊重与关怀,比任何“省级优质食堂”的称号更加重要,也更加珍贵。
作者 陈广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