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9月13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在首钢园三高炉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全联房地产商会指导,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支持,房讯网、房讯指数联合主办,中海商务、大悦城控股、首创环保集团、中国瑞达、通投公司、美的楼宇科技、富华置地协办,以“新商业 新运营 新价值”为主题。来自全国300家主流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企业高管、30家科技领军企业高管以及60家主流媒体参会。
作为服贸会商业地产领域的重点论坛,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本着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报告发布、典型发言、路演推介、案例表彰、签约仪式、定制活动,加强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品牌力量推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商业:品牌领跑商业地产市场裂变
当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地产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以往低水平重复、同质化发展已是一个软肋。品牌建设无疑将应是商业地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以品牌建设驱动商业地产结构调整,引领商业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品牌发展,将极大推进商业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商业地产行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商业办公和购物中心是商业地产两大主要业态,前者反映了B端企业的活跃情况,后者反映了C端居民的消费情况。在商业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品牌已然成为商业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和终端消费者(企业和个人)共同的追求。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唐永宏在致辞中指出,商业地产作为连接商业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键载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经济活力、消费能力和功能完善程度,从大型购物中心、高端写字楼到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配套商业,不同形态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经营和办公空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他表示,目前北京全市写字楼总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面积达到1288万平方米,同时北京市拥有各类产业园区共640余个,总建筑面积达到5400万平方米,上述丰富的商业地产依托在座各位企业家的杰出管理,以专业化运营模式、优质完备的配套设施和精准高效的服务水平,为首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唐永宏最后对出席论坛的企业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各位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在京发展的信心。二是希望各位企业家充分利用好北京“两区”政策的优势。三是希望各位企业家与我们进一步加深合作。
全联房地产商会党委常务副书记、秘书长赵正挺在致辞中表示,商业地产行业作为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增长重要力量,加强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商业地产包括商业办公和购物中心等诸多业态关乎了人们美好生活与工作的多个方面,虽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但整体行业以品牌价值引领不断创新求变,部分头部房企正在奋力实现企业的品牌愿景。
他表示,当前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在有效需求不足,政策持续发力,供需两端表现偏弱背景下,部分头部企业经营业绩整体保持平稳,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部分商业地产企业经营策略更加稳健,扩张步伐趋缓;第二,通过轻资产运营维持规模增长、注重存量运营和城市更新;第三,不断强化运营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品牌建设。
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执行会长刘凯在发言中表示,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经历了多重挑战,商办用地、投资和新开工持续下降。租售需求偏弱,空置率走高,租金售价维持低位,以价换量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多家研究机构数据表明商业地产市场仍处调整阶段,市场信心仍在修复,供求关系仍待改善,促进商业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仍需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
刘凯认为,商业地产市场需“短期看产品,中期看运营,长期看品牌”。第一,短期看产品。需求端对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比例持续扩大,供应端回归产品主义,追求“好房子”,预示着“好商办”时代的来临。第二,中期看运营。需求端对商业空间的要求越来越智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供应端需要不断深化科技赋能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在提高运营能力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第三,长期看品牌。需求端更愿意对品牌价值支付品牌溢价;供应端更需要以品牌引领产品标准化和运营精细化,从而建立起基于品牌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新运营:科技赋能商业地产品牌提升
2025年,我国商业地产市场处于新旧发展模式转换和强刺激弱市场的周期,出现了许多行业性、结构性、趋势性的变化。科技+商业双向赋能,以数字经济与商业地产的融合创新为内生动力,以AI化、数字化、智慧化、产业化和生态化为发展路径。在更长的时间尺度里,改变着商业地产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6G通信等数字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商业地产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运营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房企开始涉足科技运营领域,例如中海商业推出的COOC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科技企业、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寻求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场景融合和落地方案,例如美的楼宇科技推出智慧楼宇集成方案。
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行业和企业如何创新,ESG如何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如何在不确定市场做出确定性选择,如何优化存量资产绿色焕新,如何进行产业聚能与价值在造,如何把握品牌价值机遇在市场上突围而出,最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专委会秘书长、友绿智库创始人黄俊鹏分享了《ESG如何提升商业地产企业经营绩效》;CBRE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孙祖天分享了《存量时代商业地产创新之道》;中海商业助理总经理、COOC中海商务全球负责人张存理分享了《COOC中海商务如何在不确定市场做出确定性选择》;美的楼宇科技地产行业总监李阳分享了《绿色焕新,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公司产业与写字楼管理部招商部负责人周奂分享了《园区到生态:大悦华南产业的产业聚能与价值在造》;富华置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娄立文分享了《精品项目:树立产业平台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商业办公标准化委员会隆重举行了“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标准(修订版)”启动仪式。《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标准》T/CRECC 12-2021由全联房地产商会批准发布,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仲量联行等单位联合编制,2021年7月正式实施。鉴于当前商业办公市场发展新模式新变化新趋势,本标准在ESG、双碳、人工智能等方面未能涉及,部分会员企业呼吁尽快开展修订修编。经报请全联房地产商会批准,2025年九月正式启动《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标准(修订版)》修订修编工作。
新价值:数据驱动商业地产品牌价值
报告发布环节,房讯指数CORC首席研究员刘凯发布《2025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报告》,同时揭晓"2025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100强"测评榜单,引发了与会嘉宾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报告》已连续发布七年,其科学的评估体系、严谨的评估流程、客观的评估结果已被越来越多商业地产企业认可,对引导最终用户投资选址正向选择、促进商业地产投资商和运营商企业品牌价值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论坛成果之一,《2025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报告》重点介绍了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开发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品牌价值发展情况和特点,深入阐述随着商业地产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其品牌价值的起伏变化。重点分析了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开发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品牌价值年度表现,系统总结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最具代表性开发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品牌价值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一年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发展趋势。
《报告》围绕中国商业地产品牌发展历程,从“规模指标、运营指标、管理指标、创新指标、品牌指标、ESG指标”等指标,选择符合标准的企业、项目等进行持续性跟踪调查,旨在树立标杆、分享经验、共同发展,为推动商业地产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商业地产品牌价值的作用和力量。
《报告》指出,纵观2025年调查评估结果,以华润、中海、大悦城、万达、保利为首的内资商业地产企业牢牢占据本年度品牌价值榜的前五名,以太古、凯德、恒隆为首的外资商业地产企业同样表现出色,处于本年度品牌价值榜的前列,分别位于第六、第七和第八。而在品牌份价值表现方面,华润万象生活再次占据榜首位置,中海商业、大悦城控股分列二、三位,第四到第十位则分别是万达商业、保利商业、太古集团、凯德置地、恒隆地产、印力商用、龙湖集团。
值得关注的是,COOC中海商务、中国瑞达、美的暖通、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悦城控股北方大区产业与写字楼管理部、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产业与写字楼管理部等企业获评“2025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示范企业”。首创·新大都、华彬中心、中海时代广场、中海金融中心、通投北苑家园中心、通投玉桥家园中心、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中建财富国际中心、北京中海广场、西单大悦中心、华贸中心等项目脱颖而出,获评“2025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示范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