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工智能正加速重塑全球技术格局,也推动各国围绕数据治理、算法监管与内容责任等议题构建各自的制度体系。
作为科技创新的先锋国家,加拿大正通过完善政策框架和治理体系,在全球AI 发展中扮演着领导角色。自 2017 年首次发布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以来,加拿大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立法,奠定了 AI 领域的治理基础。与此同时,加拿大在国际合作、伦理规范、标准化建设以及高影响力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约束方面均展现出了卓越的前瞻性和引领力。
本文作为北美合规系列第二篇-加拿大,将从市场前景、AI 监管政策、具体内容监管要求三大维度,为出海加拿大的 AI 企业提供合规指引。
一、出海加拿大市场前景:全球第4大 AI 应用市场
加拿大虽非全球AI 应用收入的 “头部玩家”,但凭借高用户付费能力、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及政府对 AI 产业及高等教育的强力扶持,成为北美市场中具有增长潜力的“优质赛道”。
1.市场规模与用户特征
根据Sensor Tower《2025 年移动应用市场报告》(State of Mobile 2025),加拿大是全球第4大AI 应用市场,2024 年贡献了全球 AI 应用 IAP(应用内购买)收入的 3% ,仅次于美国(45%)、英国(4%)和德国(4%),用户对AI 技术接受度高,据加拿大统计局2024 年第一季度的调查显示,61% 的受访者 “愿意使用 AI 服务提升生活效率”。
图源:State of Mobile 2025
在那些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13.9%)中,信息和文化产业的企业占31.2%;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类的企业占28.3%;金融和保险业的企业占22.7%。这些企业称,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加速创意内容的开发(68.5%)、在不减少就业的情况下提高任务自动化(46.1%)以及改善客户体验(37.5%)来创造价值。
2. 政府政策红利与产业导向
2017 年,加拿大政府与加拿大高等研究院( 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 CIFAR)联合发布《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PCAIS),这一文件使得加拿大成为全球首个设立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方针的国家,这一战略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建立人工智能的标准化以及培养支持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三大支柱,为加拿大奠定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领导者的基础。
在PCAIS实施的第一阶段期间(2017 年-2021 年),加拿大政府不仅通过大规模资助推动了蒙特利尔、多伦多和埃德蒙顿三大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建设,也通过吸引全球顶尖学者强化了 AI 领域的研究实力。与此同时,该战略推动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向实际商业应用的转化,与行业伙伴合作的研究项目不断增加,为构建国际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 2022 年开始的第二阶段实施期间,2022 年启动的第二阶段则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研究前沿和商业化应用之间的联系,同时强化了对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支持,并致力于通过标准化建设加强国际合作。
2024 年 11 月 12 日,加拿大创新、科学与工业部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宣布成立加拿大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Canad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fety Institute,简称CAISI),以增强加拿大应对 AI 安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在安全、负责任地开发和采用AI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这是 2024 年加拿大联邦预算中宣布的 24 亿加元人工智能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和企业负责任地开发和采用 AI 技术。
二、加拿大的AI 监管政策:联邦主导、省域补充的 “风险分级” 框架
加拿大采用“联邦 - 省” 双层监管体系,联邦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 AI 治理原则与核心法律,各省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出台补充规则,整体呈现 “强伦理约束、弱意识形态干预、重风险适配” 的特征,与美国 2025 年《赢得 AI 竞赛》计划的 “去监管化” 思路形成鲜明对比。
1. 联邦层面:法律框架与战略文件
随着AI 技术应用的迅速扩展,加拿大在 2022 年推出了《数字宪章实施法案》(C-27法案)。这部法案是加拿大政府为应对快速变化的数字经济和技术挑战而提出的重要法律框架,其中包括几项关键子法案,分别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规制。
(1)《人工智能与数据法案》(AIDA)作为《数字宪章实施法案》的关键组成部分,AIDA 是加拿大首部专门针对 AI 的专项立法。AIDA 的主要目标是规范涉及人工智能系统的国际和省际贸易活动,确保责任主体对 AI 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行为负责,同时保护公众免受高风险 AI 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法案定义了“人工智能系统”为利用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自动或部分自动处理数据并生成内容、做出决策或预测的技术。
AIDA 法案特别关注高影响力 AI 系统,责任主体需评估其系统是否属于高影响力类别,并采取措施识别、评估和缓解可能的危害或偏见,确保其运行符合公众利益。AIDA 还明确禁止使用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进行 AI 开发,并对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 AI 系统实施禁令。这些规定旨在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并赋予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监管和执行权力。AIDA 法案虽尚未通过,但联邦政府仍将其作为AI监管核心框架推进。
(2)《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CPPA),作为C-27 法案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意图取代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档法案》(PIPEDA),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数据隐私保护力度。通过赋予数据主体删除权和数据可携权,CPPA 确保了用户对其数据的更大掌控权,同时要求企业在 AI 开发中优先考虑隐私保护(Privacy by Design),并在处理数据时保持透明性。
虽然CPPA 并非专门针对人工智能(AI)系统和技术的立法,但其通过间接方式规范了 AI 技术的使用。该法案的核心在于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而 AI 系统的发展和运行通常依赖于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这种对隐私保护的高标准规范,间接迫使 AI 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遵守更为严格的数据管理和伦理标准。
截至目前,该C-27 法案虽尚未正式通过,但该法案的提出标志着加拿大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奠定了基础。
2. 省域层面:产业适配性监管实践
除了联邦层面的政策和法律,加拿大的省级政府也开始探索AI 监管的地方实践。例如,魁北克省更新了隐私保护法律,其间接影响了 AI 技术在数据使用方面的合规性。更新后的法案要求在数据处理和跨境转移时严格遵循隐私设计原则,同时确保数据主体对信息处理有充分的知情权。
安大略省则启动了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创新计划(IDHS),由安大略创新中心(OCI)主导,这一计划覆盖了 13 个项目,目标是通过数字化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安大略省还在制定可信人工智能框架,以指导 AI 在政府服务中的使用。此外,在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安大略省正在试点 AI 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医疗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省级的地方性实践不仅丰富了加拿大AI 监管的多样性,也为联邦层面的立法提供了宝贵的试验和经验支持。
3.加拿大在国际治理与全球合作体系中的角色
2020 年,加拿大与其他G7成员国及欧盟共同发起了《全球人工智能伙伴关系倡议》(Global 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PAI)。这一多边倡议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的负责任开发与应用,通过覆盖人权、隐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构建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平台。作为 GPAI 的创始成员之一,加拿大在这一倡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规范,还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国际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话语权。
2023 年,加拿大创新、科学与工业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自愿行为守则》(Voluntary Code of Conduct on Advanced Generative AI Systems)。该守则围绕问责、安全、公平性、透明度、人类监督与监控以及系统稳健性六大原则,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和MidJourney)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尽管该守则为自愿性质,但它通过风险评估、信息透明化等手段,填补了正式立法前的监管空白,并为未来法律的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
三、具体内容监管要求:7 类禁止内容
加拿大对AI 生成内容及网络公开传播内容的监管,以 “保护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多元文化” 为核心,通过 “法律强制 + 平台责任 + 行业自律” 三重机制实现,重点监管7类有害内容:
- 儿童性剥削材料
- 非自愿私密内容(含深度伪造)
- 欺凌儿童
- 诱导儿童自伤
- 煽动仇恨
- 煽动暴力、
- 暴力极端主义/恐怖主义
图源:加拿大司法部官网
1. 未成年人保护-《刑法》、《互联网儿童色情强制报告法》等
加拿大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视为“国家优先事项”,相关法律与政策远超美国早期监管力度,核心内容包括:
严格禁止内容:强制平台移除涉及儿童性剥削、教唆儿童自残、欺凌未成年人、未经同意的儿童私密内容等危害内容(含AI 生成)。
24 小时删除义务:各大社交媒体公司必须迅速删除性侵害儿童的内容以及未经同意传播的私密内容,平台需在用户举报后24 小时内删除,并接受监督和审查,否则最高可被处以其全球总收入6% 的罚款。
年龄验证与家长控制:要求面向13 岁以下用户的平台实施年龄验证(如身份证 / 生物识别),并提供家长控制台,允许父母查看孩子的 AI 交互记录 。
2. 仇恨言论与有害内容:《刑法》修订
《刑法》新增“仇恨”犯罪罪名:明确“基于种族、宗教、性别等可识别群体的仇恨言论” 为独立罪名,最高可判终身监禁(如煽动种族灭绝)。
平台主动审核义务:要求平台对仇恨言论、恐怖主义内容(含AI 生成)实施实时监测。
72 小时响应机制:非儿童类有害内容(如成人仇恨言论),平台需在 72 小时内响应举报,否则 CRTC(加拿大广播电视和电信委员会)可介入调查。
3.本土内容保护:《在线流媒体法案》
加拿大内容配额:外国数字媒体平台需将在加拿大境内营收的5% 用于支持本土内容制作。
图源:加拿大广播电视和电信委员会官网
豁免与处罚:未达标平台将面临罚款,小型平台(如独立播客)可申请豁免。
禁止内容独家性:禁止平台对加拿大本土电视节目实施独家播放(如仅在某ISP 提供),确保全民可及。
4.平台通用义务:年龄验证、举报机制
需要使用可信年龄验证(如Equifax 认证、信用卡验证),禁止 13 岁以下儿童使用成人功能,目前只是行业规范,无联邦立法强制执行。
年龄验证: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平台(如AI 教育、社交 APP)
一键举报与响应:平台需在显著位置设置“举报有害内容” 按钮,举报后需向用户反馈处理进度。
算法透明度:针对推荐算法(如TikTok 加拿大版),需向 CRTC 备案推荐逻辑,不过目前尚未实施强制备案。
要点提炼:
- 监管框架:实行“联邦主导 + 省域补充” 双层模式,联邦定全国 AI 治理核心规则,魁北克、安大略等省按产业特点出补充细则(如隐私法更新、可信 AI 框架)。
- 联邦战略与立法:2017 年推全球首个国家级 AI 战略(PCAIS),2022 年提 C-27 法案(含 AI 专项法 AIDA、隐私法 CPPA),2024 年设 CAISI 并纳入 24 亿加元 AI 投资。
- 7 类危害内容监管:禁儿童性剥削材料等7 类内容(含 AI 生成),儿童类违规内容需 24 小时删除,仇恨言论入《刑法》。
- 平台义务:涉未成年人平台需可信年龄验证,推荐算法需向CRTC 备案(暂未强制)。
- 本土保护与国际参与:《在线流媒体法》要求国外平台将加拿大境内营收的5% 投入到本土内容,2020 年参与发起 GPAI,2023 年发布生成式 AI 自愿行为守则。
本文政策解读仅供参考,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信息。
以下为参考信息:
1.Sensor Tower:State of Mobile 2025(加拿大AI 应用市场规模与用户数据)
2.加拿大政府官网:Canad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Strategy(联邦AI 战略文件)
3.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OPC):OPC Announces Amendments to PIPEDA for AI Data Processing(2024 年 PIPEDA 修订内容)
4.刑法更新:https://www.lesaonline.org/criminal-law-updates-bill-c-63-online-harms-act/
5.加拿大司法部官网:Criminal Code of Canada - Sections 163.1, 319(儿童色情与仇恨言论相关刑法条款)
6.安大略省网站:https://www.ontario.ca/page/ontarios-trustworthy-artificial-intelligence-ai-framework
7.加拿大遗产部:Online Safety for Children in Canada - 2025 Guidelines(未成年人在线安全指南)
8.加拿大公共安全部:Counter-Terrorism and Internet Platforms: 2024 Cooperation Report(反恐与平台合作报告)
9.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Canada's AI Governance: Balancing Innovation and Risk(加拿大AI 治理分析报告)
10.观韬解读https://www.guantao.com/page399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