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城市的黄昏,像一杯被调坏了的鸡尾酒,金色、灰色和橘红色杂乱地混合在一起,沉淀在摩天大楼的缝隙里。车流的喧嚣如同永不停歇的潮汐,冲刷着每一个下班回家路人的疲惫。
林清就是这潮汐中的一滴水,被裹挟着,身不由己。她刚刚结束了一个冗长而毫无意义的会议,脑子里塞满了领导的陈词滥调和同事间的勾心斗角,脚步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她习惯性地抄近路,拐进了一条相对安静些的辅路。路灯已经一盏盏亮起,把行道树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
就在一棵梧桐树下,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位老人,瘦小的身子蜷缩在一张小马扎上,背微微佝偻着,像一只被风霜压弯了的干瘪禾穗。他的面前,一块蓝色的塑料布铺在地上,上面稀稀拉拉地摆着几捆青菜,两三个茄子,还有一小堆带着泥土芬芳的西红柿。菜都很新鲜,能看出是自家种的,没有菜市场里那些蔬菜油光水滑的商业气息,却透着一股朴实的生机。
老人没有吆喝,甚至没有抬头看路过的行人,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有些涣散地投向远处川流不息的马路,仿佛那涌动的车河里,有他失落的岁月。
他的摊位和这个繁华的城市背景格格不入,像一幅喧闹油画里一处被遗忘的、安静的角落。一阵晚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从他的脚边飘过,更添了几分萧瑟。
林清的脚步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她每天都走这条路,却好像是第一次注意到这里还有这样一位卖菜的老人。或许他每天都在,只是自己从未留意。
看着老人孤单的身影,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了林清的心头,像是怜悯,又带着一丝心酸。她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父亲,是不是也常常这样,一个人坐在门口,默默地看着日落。
她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朝着那个小小的菜摊走了过去。
02
“大爷,您好。” 林清的声音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老人。
老人仿佛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他缓缓地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茫然,然后慢慢聚焦在林清的脸上。他的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啊……姑娘,你好。”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很久没有开口说话了。
“您这菜……怎么卖?” 林清蹲下身,指着那些青翠欲滴的蔬菜问道。
“哦,这个……青菜一块五一捆,茄子三块一斤,西红柿……西红柿两块。” 老人报出的价格,比菜市场便宜了不少。
“看着真新鲜,是您自己种的吗?” 林清拿起一个圆滚滚的西红柿,入手能感觉到饱满的果肉和微微的凉意。
“是啊,自家菜园里种的,没打什么药,就是长得不好看。” 老人说话的时候,嘴角似乎想牵出一丝微笑,但最终只是化作了唇边一道更深的褶皱。
“哪里不好看,我觉得挺好的,天然。” 林清笑了笑,开始认真地挑选起来,“您每天都来这里卖菜吗?”
“嗯,有菜的时候就来。”
“从家里到这儿远不远?”
“不远,” 老人顿了顿,又补充道,“坐最早一班公交车,倒两次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两个多小时,还不远?林清心里咯噔一下。最早一班公交车,那得是凌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吧。
“那您……一定很辛苦吧?”
“不辛苦,习惯了。” 老人淡淡地回答,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孩子们……都在外面忙,我自己在家待着也是待着,种种菜,出来坐坐,还能跟人说说话。”
林清抬起头,正好对上老人的目光。那双眼睛里,有一种她读不懂的平静,平静下面,似乎又藏着深不见底的孤独。
03
“家里就您一个人吗?老伴儿呢?” 林清一边装着菜,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
听到“老伴儿”三个字,老人的身体似乎僵了一下,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走了,走了好些年了。”
“啊……对不起,大爷,我……” 林清有些懊悔,觉得自己触碰到了老人的伤心事。
“没事,没事,” 老人摆了摆手,浑浊的眼睛望向更远处的夜空,那里,城市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人老了,都得有这么一天。就是有时候……这屋里太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
林清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刺了一下,有点疼。她能想象那种场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一个孤独的老人,从清晨到日暮,唯一的陪伴可能就是窗外的风声和鸟叫。
“那您的孩子呢?他们不常回来看您吗?”
“看,怎么不看。” 老人立刻回答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维护,“他们忙啊,在大城市里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要养,有自己的难处。能打个电话回来问问,我就知足了。”
话虽如此,但林清还是从他努力表现出的“知足”里,听出了一丝不易察探的失落。
她低头看着老人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就是这双手,种出了这些新鲜的蔬菜。她又注意到老人脚上穿的布鞋,鞋面已经洗得发白,边缘处还有些破损。他身边的那个大水壶,壶身有好几处凹陷,看起来也用了很长的年头。
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老人生活的清贫和不易。
“大爷,您都这个年纪了,怎么不歇着享享清福呢?种菜卖菜多累啊。” 林清忍不住说道。
老人听了,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第一次真正地笑了一下,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绽开的菊花。
“享福?啥是享福?” 他反问道,“天天躺在床上,那不是享福,那是等死。人啊,只要还能动,就得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然这心里头啊,空落落的,比累还难受。”
他的话语很朴实,却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林清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每天在写字楼里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份看起来光鲜的工作,还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活得比自己通透多了。
04
夜色越来越浓,路上的行人也变得稀少。冷风吹过,林清不禁打了个寒颤。她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八点了。
“大爷,天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收摊回家啊?”
“等卖完吧,拿回去也吃不了,放着就不新鲜了。” 老人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眼睛依旧看着地上的那几捆蔬菜。
林清看着那剩下的、已经不多的一点蔬菜,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有些孤单,就像它们的主人一样。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迅速成型,并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她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用一种轻松而坚定的语气说:“大爷,这样吧,您也别等了。您这儿剩下的菜,我全要了。”
老人明显愣住了,他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林清:“姑娘,这可使不得!这么多菜,你一个人哪吃得完啊?别放坏了,浪费粮食。”
“您放心,我吃不完可以分给邻居和同事们啊,她们肯定喜欢您种的这种绿色蔬菜。” 林清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准备付钱,“再说了,您也得早点回家不是?这么晚了,回去路又不方便。”
“不不不,这真的不行……” 老人连连摆手,脸上满是局促和不安,“你买你需要的就行,不用全买的。” 他似乎觉得,这是一种施舍,让他感到很不自在。
“大爷,您就别跟我客气了。” 林清的语气很诚恳,“说实话,我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买到这么新鲜的自家种的菜。今天能遇上是我的运气,我得多买点。您就当是帮我一个忙,让我能在同事面前炫耀一下,好不好?”
她半开着玩笑,试图打消老人的顾虑。
看到林清坚持,老人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感激,有犹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再拒绝。
“那……那好吧。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
“您跟我客气什么。”
林清笑着,帮着老人一起,将剩下的所有蔬菜都装进了她带来的环保袋里,装了满满两大包。她扫了老人递过来的二维码,付了钱,还特意多转了一些。
“大爷,钱我付了啊,您看够不够。”
老人拿起他那个老旧的智能手机,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急忙说道:“哎呀,姑娘,你给多了!给多了太多了!这怎么行!”
“没多,” 林清拎起两大包沉甸甸的蔬菜,笑着说,“多的就当是……就当是我预付的定金,下次您再来卖菜,我还买您的。您可不许不卖给我啊。”
说完,她准备转身离开。
05
“大爷,那我先走了。您也早点收拾东西回家,路上千万要小心啊。” 林清拎着菜,感觉心里也和手上的袋子一样,沉甸甸的,但却是一种温暖的充实感。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驱散了自己一整天的疲惫和烦闷。
她迈开脚步,准备汇入前方不远处的人行道。
就在她转过身,刚刚走出两步的时候,身后传来了老人那略带沙哑的声音。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平静或者局促,而是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郑重而又颤抖的语气。
“姑娘。”
林清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回头看去。
老人已经从马扎上站了起来,瘦弱的身体在夜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他没有看她手里的菜,也没有看她付钱的手机,他的目光,直直地、紧紧地锁在她的脸上,或者说,是锁在她脖颈的某个地方。
路灯的光线在他的眼底跳动,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此刻竟翻涌着林清完全看不懂的、剧烈的情绪,像是一片即将掀起风暴的海洋。
然后,他一字一句地,用一种近乎耳语却又清晰无比的声音,问出了一句话。
也正是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林清的脑海里轰然炸响。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拎着菜的手猛地一紧,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