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特朗普确实对马杜罗起了杀心,表面上是“扫毒”,实际暗藏玄机。
自今年8月起,特朗普政府就以打击贩毒为名,在加勒比海重兵集结。
军舰、飞机,阵仗搞得很大,官方说辞滴水不漏,全是“为了美国国家安全”。
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目标,是委内瑞拉总统府里的那个人,以及他脚下那片全球储量第一的石油。
马杜罗和他之前的查韦斯一样,都是硬骨头,坚持搞能源国有化,不肯按美国的规矩卖油。
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
这就等于动了特朗普的奶酪,对于一个想把全球能源市场牢牢抓在手里的美国总统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扫毒”这面大旗,就成了最好用的工具。
今年2月20日,美国国务院先把委内瑞拉一个叫“阿拉瓜火车”的犯罪团伙列为恐怖组织,做好铺垫。
到了8月8日,直接开出5000万美元的天价悬赏捉拿马杜罗,司法部长帕梅拉·邦迪甚至亲自录视频,说马杜罗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贩之一”。
这一套组合拳,目的只有一个:把一个合法总统彻底“罪犯化”,为后续更激烈的行动,甚至是军事打击,扫清道德和法律上的障碍。
但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算盘,其实一直在变。
他对待委内瑞拉的政策,充满了机会主义色彩,看一个人就知道,那就是反对派领导人胡安·瓜伊多。
起初,特朗普力挺瓜伊多,是第一个承认他那个“临时政府”的大国元首,还拉着当时巴西的右翼总统博索纳罗等人,
美国曾扶持委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为“委内瑞拉临时总统”
组建“利马集团”一起给马杜罗施压,恨不得马上就把他赶下台。可到了2020年6月,风向突然就变了。
特朗普在一次采访中公开说,他对瓜伊多“不再抱有信心”,甚至放出风声,说不排除跟马杜罗本人见面。这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
这背后是什么?是特朗普发现瓜伊多根本成不了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而当时为了确保美国国内的石油供应稳定,跟手握油田的马杜罗谈,似乎是更现实的选择。
所以,所谓的“民主”和“独裁”都是牌,怎么打,完全看当下的利益。
如今特朗普再次上台,之所以又重拾强硬,重新对马杜罗动了“杀心”,说明在他最新的利益盘算里,极限施压比谈判更有利可图。
这种打压,并不仅仅是针对委内瑞拉一个国家。
在特朗普的地缘政治棋盘上,委内瑞拉和古巴、尼加拉瓜一起,被他定义为拉美地区的“反美三国”。
这三个国家都是左翼执政,都让美国觉得后院“不稳”。而对委内瑞拉下重手,就是一招典型的“杀鸡儆猴”。
在这三国里,委内瑞拉国力最强,资源最丰富,反美调门也最高。
如果能把委内瑞拉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下来,甚至推翻它的政权,就足以震慑整个拉丁美洲所有心怀二意的国家。
这是在向整个拉美地区传递一个极其清晰的信号:任何挑战美国在西半球主导地位的行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特朗普要的,是一个绝对稳固、没有任何杂音的“后院”。
因此,美委之间的这场冲突,早已超越了两国恩怨,它成了美国维护其半球霸权,遏制区域内独立力量崛起的一场关键博弈。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委内瑞拉为什么敢硬碰硬?这股怨气,已经积攒了太久。
首先就是国家主权被反复践踏。美国把拉美当“后院”,动不动就插手别国内政。
在委内瑞拉,从煽动街头政治,到扶植瓜伊多“自立总统”,再到实施让经济瘫痪的制裁,美国几乎用了所有非战争手段,试图颠覆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政权。
这种行为,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激起强烈的民族情绪。
还有就是对核心资源的赤裸裸掠夺。委内瑞拉的石油、黄金,一直是美国觊觎的目标。
马杜罗政府维护本国资源利益的举动,直接触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
委内瑞拉人心里都清楚,美国人嘴上喊的是“民主”,心里想的全是“石油”。
一个主权国家的总统,被当成毒枭全球通缉,还屡次传出被策划暗杀的消息。
马杜罗自己都说,无人机袭击、雇佣兵入境,他都遇到过。这种羞辱和挑衅,已经突破了外交底线,彻底堵死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所有道路。
所以,当特朗普的“杀心”毕露时,马杜罗的回应也异常决绝。
他深知,这已经不是一场外交摩擦,而是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生死博弈”。
他启动了全国总动员,宣布组建一支由450万民兵构成的庞大武装力量,并声称随时可以动员到800万人。
这不只是说说而已。委内瑞拉社会长期受左翼思想影响,民众的反美情绪和抵抗意志非常强烈。马杜罗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情绪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他要建立一个“全民皆兵”的防御体系,让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
民兵与正规军、工人、农民结合,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抵抗网络。
当地时间9月4日,两架挂满武器的委内瑞拉F-16战斗机,以极低的高度呼啸飞越美军“杰森·邓纳姆”号导弹驱逐舰上空。
这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武力展示,是对美军赤裸裸的警告。
马杜罗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特朗普,也告诉全世界:入侵委内瑞拉,你将面对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国家,你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场以“扫毒”为名的风暴,核心就是石油,目标就是政权更迭。然而,霸权的铁拳这次砸到了一块铁板上。
马杜罗用450万民兵的强硬姿态,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小国维护主权的决心。
正如他所说:“我们可以贫穷,但绝不投降。” 这场在加勒比海上演的激烈博弈,最终结果或许会证明,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其意志也终有边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