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2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首次降到个位数,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2万人以下。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9%、17.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隐患排查整治是防范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2024年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一沿街店铺地下一层,在进行违法违规改造冷库的过程中发生火灾,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教训十分惨痛。事故发生后,江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全覆盖的冷库专项排查整治,成立4853个督导检查组,整改隐患9163个,拆除违规冷库156处,责令企业停产停业停工41家。新余市研发冷库综合应用平台,对冷库实现全链条安全监管,为全市1047个冷库生成唯一电子标识码,群众可扫码“随手拍”上报隐患,实现冷库全链条、可视化监管。
天津市聚焦风险源头防控,狠抓精准执法、指导帮扶、科技赋能等措施落地,加强信息共享共用,助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责任体系。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逢凯介绍,今年以来,各部门已联合督导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0.42万家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5512项。
浙江省推进“AI+”场景建设,探索推动构建三维数字教材,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一批隐患排查3D培训、考核教材,构建重大事故隐患场景、重点管控对象、事故发生机理、隐患判定情形等沉浸式交互应用,提升一线员工隐患排查能力。企业自查自改重大事故隐患占总数比从2023年的28.9%提升至目前的64.1%。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96万余项,整改率达到98%,其中企业自查占比从行动初的37.1%提高到目前的51.1%,反映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正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政府部门排查隐患的质量和意愿明显提升,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个数从2024年初的4.9上升到2024年底的32.1,再上升到目前的47。
以数字化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此次三年行动的重要突破口。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重点装置的手动操作频率从日均385次降至0次,一线员工从“操作员”转型为“监控员”,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
目前,这样的变革已在全国高危行业广泛落地。全国1900多个煤矿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2000余台无人驾驶车辆在露天矿山推广使用,超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1400套化工老旧装置实行分级分类处置,90%的化工园区建成封闭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平台,科技治本作用日益凸显。
安全生产离不开全民参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连续三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2024年聚焦“畅通生命通道”开展安全宣传48万场,覆盖2.3亿人。2025年聚焦“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推动企业内部报告和群众举报共同发力,广大职工和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要锚定三年行动的总体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