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hone Air的正式发布,智能手机eSIM的技术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成5.6mm的超薄机身,国行版本的iPhone Air与美版保持一致,彻底取消了传统的物理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技术,标志着智能手机在通讯方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几乎与此同时,有消息指出华为将在11月份推出的旗舰机型Mate 80系列,也将支持eSIM功能,而且目前的消息显示,通讯巨头华为的eSIM技术,会比iPhone 17Air更加先进。
iPhoneAir的起售价达到了7999元,Mate80系列的售价若和上代持平,就是5499元起,比iPhone Air要便宜不少。
不过Mate80系列的直接对手并非iPhone Air,后者是主打超薄的旗舰,Mate80系列还是常规厚度的旗舰。
日前,华为在天际通GO小程序的官方说明中确认,其eSIM服务正处于开发阶段,预计可显著提升用户的移动联网体验。
该服务目前处于内测状态,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所以应该很快就能正式上线。
华为同时明确,eSIM服务上线后,将不支持将既有物理SIM卡直接转换为eSIM,而必须在原生支持eSIM能力的设备上使用——目前这类设备尚未正式上市。
eSIM,全称为嵌入式SIM卡(Embedded-SIM),是一种将传统SIM卡功能直接嵌入设备主芯片的解决方案,不再依赖可插拔的物理卡片,从而为设备内部结构节省出可观空间。
回顾SIM卡发展历程,其尺寸不断缩小,从最初的Full-Size SIM,逐步演进到Mini SIM、Micro SIM,再到目前主流采用的Nano SIM。而eSIM则比Nano SIM更进一步,不再以独立卡片形式存在,而是采用SON-8封装芯片,直接焊接于设备主板之上。
除了形态上的根本变革,eSIM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其可编程能力。通过OTA(空中写卡)技术,用户可远程对eSIM进行配置,完成运营商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停用或删除。
这意味着用户无需亲自前往营业厅,即可实现号码开通、套餐更换甚至携号转网等操作,大大提升了便利性。
从技术范畴看,eSIM属于虚拟SIM技术的一种。同类技术还包括SoftSIM和vSIM等。
和苹果不同的是,华为已有的“天际通”服务,其底层采用的是SoftSIM技术,相比iPhone17 Air的eSIM嵌入式芯片更为先进,连嵌入式芯片也予以省去,完全通过软件方式实现SIM功能。
手机eSIM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极大减少空间占用。当前移动设备不断追求轻薄化与高度集成,传统SIM卡槽占据较多内部空间,限制了ID设计和电池等元件的布局。eSIM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压缩占用空间,简化结构设计,为设备瘦身及性能升级创造可能。不仅手机与平板受益,在内部空间极为有限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及各类物联网终端中,eSIM的意义更为凸显。
其次,大幅优化用户体验。用户不再需要实体SIM卡,省去了找卡针、拔插卡等繁琐操作。所有通信业务均可在线办理,一站式解决从开卡到销号的全流程需求,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选择运营商及套餐,实现真正的“无卡化”自由。
第三,显著提高设备可靠性。传统SIM卡依赖金属触点实现物理连接,长期使用容易因氧化、积尘或反复插拔导致接触不良,影响通信稳定性。尤其在车载、工业、户外等高频振动或恶劣环境的物联网应用中,该问题尤为突出。eSIM以焊接方式固定于主板,连接更牢固,环境适应性与耐用性更强。
最后,增强设备的防尘防水能力。取消实体卡槽自然也消除了一个常见的设备开口,降低了水分和灰尘侵入的风险,有助于提升终端产品的防护等级,拓宽其使用场景。
早在今年1月,怒喵科技创始人、前魅族高管李楠就曾公开表示:“如果iPhone 17 Air真的能搞定中国的eSIM空中发卡,那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苹果,这是这些年苹果做的为数不多改变行业的事情了。”
比iPhone Air更先进!华为eSIM即将上线,Mate80首发。随着iPhone Air的即将上市,以及华为等主流国内手机厂商的跟进,手机eSIM技术有望在中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进而推动整个通信与智能设备产业走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