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人:
一起吃饭,一到结账他就低头玩手机,好像那顿饭钱会咬手似的。半夜三更,一个电话打过来,跟你吐一两个小时的苦水;可你有事想找他说两句,他嗯啊几句就急着挂电话。找你帮忙的时候,一句“还是你靠谱”把你捧得老高;可你有事找他,他却总有理由推脱。
你心里憋着一股火,不爽,却又不知道怎么办——直接翻脸吧,怕伤感情;不说吧,自己憋得难受。一次两次让着,换来的不是对方的适可而止,而是越来越理所当然。
其实,遇到这种总想占你便宜的朋友,撕破脸或者一直忍,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你只需要记住四个字:心甘情愿。
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愿意,那就帮,帮完也别惦记着回报;但只要有一丁点不乐意,这就是你的底线在提醒你——该停下来了。
先说为什么别急着拒绝。
很多人觉得,不拒绝就是软弱。其实真不是。有时候,拒绝反而更累。
你得想理由,得编借口,还得担心对方会不会不高兴……一番心理战打下来,精力全耗没了,班都没心思上了。
比如我有个朋友,她同事总找她借充电宝,借了也不主动还。她每次都不爽,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要。结果一整天光想着这事,工作都没心思做。
你看,为这么个小东西,心烦意乱一整天,值吗?
有时候“不拒绝”,不是怂,是懒得为这种人事浪费心情。你的时间、你的好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为什么别抱怨。
已经不情愿地帮了忙,转头又跟别人吐槽,其实最亏的是自己。
一边做“好人”,一边当“怨妇”,情绪反复拉扯,累不累?而且抱怨多了,听的人也烦——没人喜欢整天跟负能量待在一起。
《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就是这样,工作上谁找她帮忙她都答应,回家却跟陈屿抱怨这个、埋怨那个。结果事都做了,还没落着好,两人关系也越来越僵。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你看起来充满怨气,一点也不潇洒。
那到底该怎么做?
核心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当回事。
下次对方再提出让你为难的请求,别急着答应。停一下,问问自己:我真愿意帮他吗?
- 如果愿意,就痛快帮,帮完就放下,别想着“他该怎么回报我”。
- 如果不愿意,也别委屈自己。
不用硬邦邦地说“不行”,可以换个说法:
- “这会儿有点忙,晚点再说哈。”(给自己留时间想清楚)
- “这个我真不擅长,怕给你搞砸了。不过你可以问问××。”(把方向引到更合适的人那儿)
- “这次不太方便哦。”(简单,直接,不用解释太多)
我认识一个姑娘,她朋友是做设计的,总让她免费写文案。后来她学聪明了:遇上朋友接的公益项目,她愿意写,就当献爱心;但要是商业项目,她就说:“这种推广文案我写得少,怕影响你效果。要不你找个专业的更稳妥?”
对方不但没生气,后来反而更尊重她了。
说到底,人际交往就像跷跷板,一高一低才有意思。总是一头压着,谁也玩不下去。
真心对你好的朋友,不会因为你一次没帮忙就疏远你;而那些因为你说了个“不”字就离开的人,也许本来就不该留在你的生活里。
你先在乎自己的感受,别人才会在乎你。
心甘情愿地去付出,量力而行地去拒绝。当你把自己活舒服了,你会发现,身边留下的,都是让你轻松、自在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