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1年,毛主席弟媳当清洁工,政府提出捐款,庞淑仪:现在就挺好

0
分享至

“1997年3月的一天,院门口有人吗?”郭峰隔着铁门喊了一声。院内传来沙哑却爽朗的回答:“进来吧,院子乱,你可别嫌脏。”推门而入,郭峰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伟人亲属专用宅院”,而是一座灰瓦老屋,木窗缺了半扇,屋檐下悬着生锈水桶。接下来的两小时,郭峰再三提出为老人筹集一点“急用钱”,庞淑仪摆摆手,她的回答很简单:“现在就挺好。”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是毛泽东堂弟毛泽青(革命期间用名毛万才、万才)的妻子。再往前追溯,她还是那个十三岁沿街乞讨的小姑娘。1936年夏,湖南韶山,庞家母子三口沿路行乞,烈日下小姑娘替母亲背着半袋杂粮,脚板被烫得起泡。毛泽民的妻子王淑兰路过,看见她既勤快又懂礼数,心里动了恻隐,转身就去找毛慰生夫妇搭线,说:“这丫头要是进咱家门,将来准是一把好手。”一句话促成了一桩婚事,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婚后情况并没有想象中轻松。毛家兄弟奔赴各地参加革命,家中只剩老人孩子。庞淑仪既要种地,还得照顾公婆。她常说:“不富也心安,比讨饭强。”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到生命终点。

1937年腊月夜,丈夫悄悄告诉她:“我要走一趟外地,做点大事,或许几年才回。”庞淑仪没追问,只轻轻拍了拍行囊:“去吧,别惦记家,老的我养,小的慢慢长。”当时她不知道对方实际上要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她也不会想到,这一去就是十二年。期间湘潭战火不断,物价飞涨,她凭着做长工、替人缝衣,硬是把一家老小撑了下来。



1949年初夏,长沙解放。军营传达室收到一封加急家书:“致庞淑仪,速来长沙,万才在此。”她一口气从韶山赶到长沙。在营门口,两人相对无言,最后只剩下一句朴实对白——“我回来了。”“我知道。”此后,她才弄明白丈夫已在部队里负责财务,同事们都叫他“毛万才”,韶山口音里的“泽”与“万”早已融化在枪林弹雨中。

新中国成立后,夫妻俩随军到了东北。部队允许家属随行,庞淑仪抱着幼子、领着两个大点的女儿,跟队伍坐闷罐车,从黄土高坡一路到白山黑水。条件艰苦他们早练就了“省吃”本领:一锅杂粮饭,孩子们先盛,剩下的才轮到大人。有人好奇:“你们是毛主席族亲,咋不走绿色通道?”毛泽青只笑:“万才就是万才,跟谁都一样。”庞淑仪在边上补一句:“沾亲不如自立。”

1955年,总理办公室打来电话,请他们到北京。菊香书屋,毛主席亲自接见堂弟和弟媳,留下一张黑白合影。照片一直放在柜底,逢年过节才拿出来擦一擦灰。有人问原因,她说:“纪念在心,不必挂墙。”



东北安家后,一家五口挤在十五平方米的平房里,水泥地面冬天结冰。卫生所的老医生实在看不过去,偷偷替他们写信给市里,房子才换成两室。尽管如此,收入依旧紧张。1981年,毛泽青积劳成疾病逝。丧事一切从简,三副不成套的挽联还是老战友凑出来的。办完葬礼,她对儿女们说:“记账本收好,欠人情,咱得慢慢还。”

老人没有正式工作,可不能坐吃山空。1982年起,她参加街道保洁队。抚顺的冬天零下二十度,清晨五点,庞淑仪拄着竹扫把出门。有人认出她是“伟人家属”,她摆摆手:“别喊这仨字,我就是老庞。”清洁工月薪三十多元,除去生活开销,她还攒下一点接济远方走动不便的亲戚。

1991年,她因年满六十办理了退休,月补贴六十元。她依旧精打细算:夏天凉白开,冬天苞米面窝头,加两个咸菜疙瘩,一顿饭能控制在五角。偶尔儿女改善伙食,她先把肉夹给孙子。若问原因,她给出老道理:“小时候没得吃,如今能见到肉已是福分。”



让她成“新闻人物”的是那篇1977年的航班杂志文章。郭峰在万米高空读到“毛泽青堂兄毛泽连坚守一线”的故事,顺带提到“泽青夫妇在抚顺生活清贫”。四年后他升任财政局长,第一件私事就是暗访老两口的近况。可等他真把募捐方案拿到面前,庞淑仪却爽快拒绝。“我还走得动路,您把钱留给更需要的人。”郭峰有点难为情,塞了半天也没成功,只能悄悄在办公室流泪:“革命后代原来过得这么简单。”

庞淑仪有六个子女,大女儿在机关食堂工作,其余都在工厂或街道。收入不高,但家风紧。她经常提醒儿女:“做事凭本事,别打亲戚牌,更别去外面吹牛说什么‘主席家人’。”儿子们回一句:“妈,您放心,我们都姓劳动。”

1997年那次拜访后,郭峰每逢节日都会派人送些米面油,却总被婉拒。有一年他干脆拎了两箱煤球到门口,人还没站稳,门嘎吱关上,门里传出一句:“真不用,咱自己买得起。”一致谢绝的背后,是老人对廉洁二字的执拗理解。她说:“你们给我,就是给自己添麻烦;我收了,也睡不踏实。”



2005年冬,庞淑仪病重住院。护士发点心粉,她舍不得吃,等儿女来探望时硬塞进塑料袋:“带回去,给孩子加顿夜宵。”病房里护士长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家属。”庞淑仪却摇头:“我只是个普通寡妇,守好本分而已。”

她晚年的要求始终不变:不搞特殊待遇,不向组织伸手。至于那张珍贵合影,直到去世那天仍压在枕头下,照片边缘已经磨破。家属清点遗物才发现,老人留下的全部财产是两床旧被、一沓寄不出去的信封和一板还没拆封的止咳糖浆。信封上空白留给了谁,无人得知。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她点头接受募捐,或许住房、生活条件能立刻改善。然而,她显然更看重精神上的富足。对她而言,清贫不算苦,丢了节操才是苦。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简短却铿锵:“毛主席赢得了天下,我们守好家门便够。”

庞淑仪的一生,无惊天功业,也无华丽辞藻,可她用不动声色的坚持告诉后人:革命年代的荣光,并不赠送给后代当通行证;真正的尊严,来源于自食其力和对原则的死守。这份朴素而倔强的信念,比任何金钱捐助更耀眼。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0327文章数 163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小米逆袭上位,iPhone蓄势待发!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教育要闻

南京29初中班级数量持续减少,为何不再“超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