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要么您搬出去,要么我带孩子回娘家!"李美华对着68岁的公公张国庆下了最后通牒。
面对儿媳的驱逐,这位看似普通的退休老人却异常平静地说:"好,我明天就搬走。"
半年后,当李美华跪在老年公寓门前痛哭流涕地接他回家时,她才知道自己赶走的究竟是什么人。
01
张国庆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看着儿媳李美华在厨房里忙碌。68岁的他自从老伴去世后,就和儿子张小明一家住在一起。本以为能享受天伦之乐,却没想到处处碰壁。
"爸,您别在厨房里添乱了。"李美华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张国庆刚想给5岁的孙子张小宝做个煎蛋,就被儿媳拦住了。
"我就是想给小宝做个早餐..."张国庆的话还没说完,李美华就摆摆手:"您做的太油腻,小宝吃了不消化。"
张国庆默默退出厨房,心里有些失落。他明明记得小宝最爱吃他做的煎蛋,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但现在,连这点小事都不被允许。
下午,李美华的几个朋友来家里做客。张国庆想着给客人倒杯茶,刚走到客厅,就听到李美华对朋友们说:"我公公人是挺好的,就是在家里总是碍手碍脚的。"
朋友们笑着附和:"老人嘛,都这样。"
"关键是占地方啊,"李美华压低声音,但张国庆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三室两厅本来就不大,老人住一间,小宝住一间,我们夫妻俩挤一间。朋友来了都没地方坐。"
张国庆站在门口,手里的茶杯微微颤抖。他悄悄退回房间,关上门。房间很小,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衣柜,几乎放不下别的东西。这是他在这个家里的全部空间。
奇怪的是,面对这些冷遇,张国庆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委屈。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中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又仿佛他在等待着什么。
晚饭时,小宝跑到爷爷身边:"爷爷,我想吃您做的煎蛋。"
李美华立刻说道:"小宝,爷爷做的太油,对身体不好。妈妈给你做营养餐。"
张国庆摸摸孙子的头,温和地说:"听妈妈的话,妈妈做的更有营养。"
但小宝不依不饶:"我就要吃爷爷做的!"
"小宝!"李美华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不许无理取闹!"
张国庆见状,赶紧哄孙子:"小宝乖,爷爷改天偷偷给你做,好不好?"
李美华瞪了公公一眼,张国庆却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里有种说不出的深意。
02
李美华30岁生日这天,张国庆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在花店里精心挑选了一束康乃馨,想给儿媳一个惊喜。
晚上,李美华的同事朋友们都来了,客厅里热热闹闹。张国庆拿着花束走出房间:"美华,生日快乐。"
客厅瞬间安静下来。李美华看着公公手里的花,脸色有些尴尬。朋友们的目光在她和张国庆之间游移,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谢谢爸。"李美华勉强笑了笑,接过花束随手放在一边。
一个朋友打圆场:"叔叔真贴心,还记得美华的生日。"
另一个朋友却小声嘀咕:"现在的老人真是...生日聚会都要掺和。"
张国庆听到了,但他只是点点头,回到自己房间。透过门缝,他能听到外面传来的笑声和音乐声,但那些声音仿佛与他隔着一个世界。
聚会结束后,朋友们都走了。李美华开始收拾客厅,越收拾越生气。那束康乃馨被她重重地扔进垃圾桶。
"小明!"她叫来丈夫,"我受够了!"
张小明刚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还没明白发生什么:"怎么了?"
"你爸!"李美华指着张国庆的房间,"我今天在朋友面前丢死人了!30岁生日,公公送花,朋友们都在看笑话!"
张小明皱眉:"爸也是好意..."
"好意?"李美华冷笑,"我告诉你,要么让你爸搬出去,要么我带小宝回娘家!我不想再过这种日子了!"
声音很大,张国庆在房间里听得一清二楚。他静静地坐在床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张小明为难地说:"美华,爸一个人住外面,我不放心..."
"那你选择吧!"李美华下了最后通牒,"要爸还是要我们娘俩!"
房门突然开了,张国庆走了出来。张小明以为父亲会生气,会争辩,会说些什么。但张国庆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然后说:"好,我明天就搬走。"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李美华准备好的一肚子话突然没了用武之地,张小明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爸..."张小明想说什么。
张国庆摆摆手:"没关系,我理解美华的想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这个老头子确实不合适住在这里。"
他的语气平静得让人心慌,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些事情,"张国庆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儿媳,"时间会给出答案。"
说完,他转身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03
第二天一早,张国庆就收拾好了行李。一个旧皮箱,几件换洗衣服,还有老伴的照片,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小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爷爷要走,哭得撕心裂肺:"爷爷不要走!我要跟爷爷一起走!"
张国庆抱起孙子,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小宝乖,爷爷只是换个地方住,周末会来看你的。"
"我不要!我要爷爷住在家里!"小宝紧紧抱着张国庆的脖子。
李美华有些不忍,但还是硬着心肠说:"小宝,爷爷住的地方有很多爷爷奶奶陪着,很好玩的。"
张国庆选择了市区一家条件不错的老年公寓。房间不大,但很干净,有独立卫生间,还有个小阳台。
"张叔叔,您这是刚搬来?"隔壁的王奶奶很热情,"我在这住了三年了,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谢谢。"张国庆礼貌地笑笑。
很快,邻居们发现这个新来的张叔叔有些不一般。他每天早上都会接到一些电话,说话内容让人听不懂。
"是的,按计划进行...嗯,那边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好,继续关注..."
王奶奶好奇地问:"张叔叔,您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哦,就是个普通工人,退休了。"张国庆笑得很自然。
但邻居们注意到,他每天都会看财经新闻,对股市行情了如指掌。有时候听到某个经济政策,他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早有预料。
"张叔叔,您对这些很懂啊?"年轻的护工小李好奇地问。
"老了,随便看看。"张国庆淡淡地说,但眼神中闪烁着某种深意。
晚上,张国庆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远方的万家灯火。他的手机会时不时响起,他总是走到角落里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04
在老年公寓的第三个月,张国庆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本市贫困大学生王小雨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镜头里的女孩清秀文静,眼中满含不甘和无奈。
张国庆看着新闻,若有所思。第二天,他就联系了电视台,要求匿名资助这个女孩。
"您真的要匿名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有些意外,"很多资助者都希望..."
"不用,就说是一个老张爷爷。"张国庆坚持道。
很快,王小雨就收到了资助。不仅有学费,还有生活费,甚至还有一些人生指导的信件。署名都是"老张爷爷"。
与此同时,李美华在广告公司的工作越来越顺利。她负责的几个项目都获得了客户好评,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张小明的小公司也迎来了转机。一个大客户主动找上门,要和他们合作一个大项目。
"真是奇怪,"张小明对妻子说,"最近运气怎么这么好?"
李美华也觉得奇怪:"我们公司最近传言要被收购,听说买家很神秘,出价特别高。"
半年过去了,张国庆在老年公寓过得很平静。他每天按时吃饭,散步,看新闻,接那些神秘的电话。邻居们都以为他就是个普通的退休老人。
这天下午,张国庆正在阳台上晒太阳,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看来电显示,眉头微微一皱。
"喂?"
"爸..."电话里传来李美华颤抖的声音,"您...您能回家吗?我们接您回家。"
张国庆听到这个电话,并没有表现出意外。他看了看远方,嘴角露出一丝早有预料的笑容。
"发生什么事了?"他平静地问。
"爸,我...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李美华在电话里哭了起来,"您能原谅我吗?您回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