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23架俄罗斯无人机越过边境进入波兰领空,波兰空军紧急拦截,击落了其中16架。
这一事件立即引发连锁反应:波兰总理图斯克称这是“自二战以来最接近公开冲突的时刻”。北约秘书长吕特宣布启动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加强联盟在东翼的威慑与防御态势。
俄白联合军演“西部-2025”于9月12日正式启动,上万名俄军已经进入距离波兰只有几公里的地带。演习不仅涉及步兵和装甲部队,还覆盖明斯克周边、波兰与立陶宛附近的区域。
作为回应,北约紧急加派4万兵力,连夜部署完成。所有边境哨位都加强警戒,波兰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通道被迅速关闭。
波兰军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战备状态转换,在短短六小时内就完成了四万大军的战备集结。
白俄罗斯方面消息显示,本次军演技术显著升级,新型中程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明斯克周边与波兰、立陶宛附近都被安排重兵,把演习变得不再只是常规项目。
更令人担忧的是,卫星照片曝光了白俄罗斯在明斯克南部帕夫利夫卡村附近新建的军事基地。西方情报机构分析,这处基地很可能用来存放俄罗斯的Oreshnik中程导弹系统。
这种高超音速弹道导弹速度可达6马赫以上,射程1000到5000公里,精度控制在10米以内,还能携带低当量战术核武器。
针对无人机越境事件,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上表示:“没有波兰领土上的目标被标记。这次事件中使用的无人机最大航程不超过700公里,物理上不可能到达波兰领土。”
俄罗斯方面展现出对话姿态,表示愿意与波兰方面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但波兰方面并不接受这种解释,波兰常驻联合国代表博萨茨基在会上展示被击落的无人机照片,坚定表示:“波兰不会被吓退。”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乌克兰的嫁祸行为。赫尔松反法西斯抵抗组织向媒体透露:“经过三年战争,基辅可能已经缴获了大量完好的俄制无人机”。
北约对波兰的支持呈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法国派出3架“阵风”战机进驻波兰,德国将防空巡逻机增至4架,英国承诺加强东翼防御。
另一方面,北约始终未将无人机事件定性为“武装攻击”,刻意回避启动第5条集体防御条款。这种谨慎态度源于对俄罗斯核威慑的忌惮,也反映出西欧国家对“被拖入战争”的抗拒。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白宫答记者问时表示:“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可能是个失误”。不管是否误入,他对事态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感到不快,希望事件趋于平息。
俄罗斯在应对外部压力时,乌克兰方向变成主要焦点。不管谈判有没有进展,现场的军事动作没有减少。战略轰炸、无人机、导弹频繁使用,石油设施屡遭影响。
阿塞拜疆获得美国支持后,还直接警告俄罗斯。如果真的有军人去乌克兰,事情会更麻烦。俄罗斯干脆用空袭、导弹、轰炸还击,不光在乌东地区动手,还炸了阿塞拜疆投资的乌克兰石油设施。
美国在高加索地区推动所谓的“特朗普走廊”计划,希望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重新摆棋。这条跨国通道不仅是能源运输的重要线路,还成了限制俄罗斯的一个重要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